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教育宣传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帮助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远离虚假宣传、非法中介、非法金融和电信诈骗等活动侵害,民生银行成都分行于9月15日正式启动“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紧扣监管重点,精准普及金融知识
本次宣传周将紧密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金融知识,以及当前金融环境中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活动将强化风险警示与案例教育,深入剖析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金融中介(如反催收、代理退保、虚假征信修复、非法荐股等“黑灰产”)及互联网贷款乱象(如隐瞒年化利率、捆绑收费等)的典型案例,帮助公众提升风险“免疫力”。同时,大力弘扬金融诚信文化,引导消费者、投资者及从业人员共同践行合规守信理念,营造诚实公平的行业风尚。此外,活动将着力宣传适当性管理规定,普及金融产品基础知识,揭露销售误导风险,帮助金融消费者深入了解“三适当”原则,避免被虚假营销宣传、销售误导、适当性管理不到位等行为损害自身权益。
创新宣教模式,推动知识直达基层
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将采用“线上+线下”、“集中+网格”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宣传实效。线下,各营业网点设置金融宣教专区,配备专业人员答疑解惑,并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商圈开展集中宣传,通过讲座、趣味游戏、有奖问答等互动形式,寓教于乐。线上,充分发挥数字渠道优势,通过官方网站、手机APP、社交媒体等平台推送科普文章、动画视频等内容,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参与感。分行还将联动金融管理部门各级派出机构,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深入社区、乡村、校园及企业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行动,运用方言讲解、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防诈反骗常识与理性投资理念。活动期间将重点展示分行在惠民便民、助老助残、外籍人士服务、惠农助企等方面的具体举措,讲述金融为民故事,展现行业温度与担当。
聚焦重点人群,提升服务针对性
活动将特别关注金融知识相对薄弱的重点人群,开展定制化宣传。针对老年群体,重点强化防诈预警教育,提升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保护意识;面向青少年,普及理性借贷知识,揭示“非法校园贷”危害,引导树立正确消费观;为新市民、农民工人群提供适配性强的金融风险防范指南;在农村地区深化普惠金融教育,助力提升乡村居民金融素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民生银行成都分行表示,金融知识普及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分行将持续深耕此项工作,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群众金融素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努力让金融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