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考古特展开幕,揭秘港城“海洋基因”!

宁波考古特展开幕,揭秘港城“海洋基因”!

来源:鲁网 2025-09-15 13: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2日,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北仑区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宁波博物院承办,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执行承办的宁波考古70周年(1955-2025)特展——“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隆重开幕。

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一代代考古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致敬,更是一次对宁波深植于海洋的文化基因的全面梳理与呈现,以多元展陈方式将专业的发掘发现转化为可感知、可共情的生动叙事,积极推动考古成果与社会共享,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更加“鲜活”。考古成果从“发掘现场”到“公众视野”的价值跃升,深刻唤醒了公众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搭建起一座连接往昔与当下、学术与大众的沟通之桥。

扬帆沧溟,逐梦深蓝,展览撷取宁波水陆考古发现里的海洋元素,呈现宁波先民在悠悠岁月长河中,结下了“探海”的不解情缘,谱写了“拓海”的不朽诗篇,奏响了“兴海”的不息乐章;展示宁波先民在广袤四明大地上,生生不息,向海图强,从远古时期的滨海渔村到东海之滨的国际港城,从转运南北的内河水网到扬帆域外的海上丝路,书写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海洋文明篇章。

探海:探源海洋文明,延伸时空轴线。通过井头山、河姆渡、田螺山等140余处先秦遗存的系统调查发掘,宁波考古将本地区人类与海洋互动历史追溯至距今8300年前,重构了中华海洋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这些遗址中出土的木桨、陶舟、捕鱼用具、巨量海洋生物遗存、滨海聚落遗迹、制盐遗存等,清晰呈现出先民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实践,印证了宁波作为中国海洋文明重要起源地的历史地位,描绘出一幅源远流长的“人海共生”初始画卷。

拓海:厘清港城脉动,诠释演进轨迹。商周以降,直至唐初,数千年间,无数宁波先民扬帆“拓海”,完成了从初步利用海洋到逐步开发海洋的转型。通江达海的港口城镇逐一涌现。涉海经济、沿海贸易、军事行动乃至休闲垂钓,在大海的广阔舞台轮番上演,奏响了“向海图强”的前曲。以句章古港、明州罗城、永丰库遗址等50多处港城遗址考古成果为基础,系统地揭示出自春秋战国以来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演进历程。考古发现不仅实证了句章故城(港)作为“宁波第一港”“宁波第一城”在军事与贸易中的双重功能,更厘清了唐宋时期明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历史脉络,展现出宁波依托海洋不断拓展城市空间、联通内外贸易网络的开拓历程。

兴海:窑火辉映碧波,丝路通达万里。入唐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港航技术的进步,宁波再次完成了从逐步开发海洋到初步经略海洋的转变。苍茫的大海,渐由遥不可及的“天堑”,变为商旅往来的“通途”。以上林湖、东钱湖两大窑场为核心,宁波考古发现并发掘了40多处越窑窑址,厘清了以秘色瓷为代表的越窑青瓷生产体系与技术发展路径,也实证了宁波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起点,见证了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70 年来,宁波考古紧紧聚焦涉水型文化遗产,围绕海丝、海防、海岛“三海”和运河、塘河、内河“三河”,水陆考古并进,调查发掘并举,发现了余姚施岙遗址史前独木舟、和义路唐代龙舟、东门口北宋外海船、和义路南宋内港船、象山定塘南宋沉船、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象山涂茨明代沉船、象山渔山“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等不同时期古船8 艘,为蓝色文明画卷涂上了“浓墨重彩”,为海丝申遗研究注入了“源头活水”。

为了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展览期间,将组织系列主题专家讲座、“阿拉与海”青少年系列社教等丰富的公众活动,进一步解码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一套两册”儿童导览手册引导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读懂”展览。此外,配合展览还将推出虚拟博物馆、智慧导览等观展方式,为观众创造新颖、独特,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的观展体验。“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特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2月14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