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3 日,绿城中国第十一届 “踢球去” 社区足球赛在西安全运村正式拉开帷幕。
从 2015 年国际足球巨星巴乔为首届赛事踢出第一脚球起,这项由企业牵头的社区足球活动,便以 “持续升级、不断焕新” 的姿态扎根民间 —— 如今十一年过去,它早已从一场区域性赛事,成长为覆盖 20 余座城市、累计 1.8 万球员参与的民间足球 IP,更成为绿城中国践行 “运动定义美好生活” 理念的生动注脚。
这份 “十一年之约”,藏着热爱与创新的双重坚守。球场上,是业余球员们全力以赴的球技比拼;球场外,是绿城每年为赛事注入的新鲜创意 —— 每一届 “踢球去”,都有专属自己的独特印记,让社区足球不再是简单的竞技,更成为邻里互动、生活升温的纽带。
回溯十一年进化路,“踢球去” 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
首届赛事仅设杭州赛区,为了给球员最佳体验,绿城特意在桃源小镇打造专属五人制足球场,用 “非职业联赛,却有职业级精致” 的标准,开启社区足球的品质探索;也是这一年,巴乔的亮相,让民间赛事与国际足球情怀完成了首次碰撞。
第二届赛事升级玩法,前浙江绿城主帅、日本国家队教练冈田武史,前中国国奥队主教练克劳琛亲临启动仪式,更创新推出 “球星卡” 机制 —— 八强球队可邀请全运会职业球员并肩作战,让业余球员圆了 “与职业选手同场” 的梦想。2017 年第三届赛事,“业余男足 VS 杭州女足” 的跨界对决,一度成为浙江足坛热议焦点;第四届赛事则打破地域限制,新增宁波赛区,64 支球队、近 2000 名球员的热血角逐,让 “踢球去” 从杭州走向浙江全省。
到了第五届,赛事正式 “走出浙江”,将济南、青岛纳入版图,参赛队伍从 32 支扩至 92 支,“南北冠军大对决” 的赛制革新,让全国性赛事格局初显;第六届赛事再进一步,覆盖 8 大赛区,范志毅、杨晨、李玮锋、曲波四位世界杯国脚通过短视频为赛事打 call,更开创性发起 “踢球去 × 种春风” 公益联动 —— 球员每进 1 球,甘肃民勤绿城林便会栽种 10 株以球队命名的梭梭树,让足球快乐与治沙公益共生。
此后,“踢球去” 的创新从未停步:第七届拥有首版定制足球,第八届上线同名线上小游戏实现 “线下射门 + 线上互动”,第九届借 “绿城运动 +” 平台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第十届推出专属主题曲与庆祝舞,让赛事成为兼具竞技性与娱乐性的社区盛会。
如今第十一届赛事,亮点再升级:国内足球新星王钰栋、中超外援米特里策为赛事助力;“踢球去” 与 “种春风” 两大公益 IP 首次线下携手,沙漠足球赛、梭梭树种植、助农义卖将为赛事画上温暖句号;绿城 AI 数字人 “绿小城” 将首次亮相,带来新鲜的互动体验。截至目前,11届“踢球去” 已在 20 多座城市联动办赛,累计参赛球队近 1200 支,18000 余名球员参加。
这份坚持与创新,早已获得行业与社会的认可。2019 年,绿城中国 “踢球去” 社区足球赛斩获 “中国十大地产品牌活动案例”,颁奖语中说:“绿城中国通过‘踢球去’活动,让社区足球在阳光雨露下生长,将深厚的足球情怀变为扎实的踢球人群,让民间足球长成一片绿洲。” 这不仅是对赛事的肯定,更是对绿城社会责任感的赞誉。
十一年赛事升级路,亦是绿城 “体育属性” 不断深化的见证。作为房地产行业的精品物业营造者,绿城已打造四座全运村与一座亚运村,运动系产品总建筑面积达 867 万方。
从一场社区足球赛,到构建全域运动生活生态,绿城始终以运动为笔,书写 “美好生活” 的全新篇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