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森林覆盖率达 62.44% ,宛如一颗镶嵌在山水之间的绿色明珠。
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赋予了务川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孕育出了众多独具特色、品质上乘的农特产品。近年来,务川农特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农特产品从传统特产冰糖大蒜、地牯牛、野生百合粉“老三样”,到蜂蜜水、黄精豆干、羊肉粉、老鹰茶、辣椒、手撕兔……“新N样”的百花齐放,一款款“土特产”成抢手“香饽饽”。
“两水”出深山。“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务川中药材资源品种繁多,占全省种类总数的50%以上。源自国家级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的流动蜂群,吸取百花精华,成就了务川蜂蜜水的醇厚基底。蜂蜜水甄选当季头道蜜,冷泡锁鲜保留活性营养,0添加还原自然甜润,入口草木清香、解渴养身,让“山林甘露”触手可及。
务川金银花水出身“小西藏”-石朝乡2.5万亩金银花田,夏采花蕾、冬收叶片,双季精华、入口甘润,清热解暑,是山林馈赠的“天然凉茶”。来自高原生态的这份清爽,让黔北山水的温柔,伴你清凉一夏。
“两干”源古法。务川牛肉干,选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务川牛肉,林间散养赋予肉质紧实细嫩。传承仡佬族古法卤制,搭配现代锁鲜工艺。每一丝都嚼劲十足,五香俱全,承载民族饮食智慧,弥漫务川烟火气。
务川黄精豆干,挖采务川香榧林下套种的黄精,搭配本地优质大豆,古法卤制再经烘烤,外韧内嫩,咸香回甘。既是解馋小食,也是养生佳品。承载“林药共生” 的生态智慧,每一口都是务川山水的馈赠。
“两茶”续文脉。务川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文脉不断。“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甚佳”,这是唐代诗人、茶圣陆羽在《茶经》为务川茶叶打卡。“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对务川茶由衷盛赞。从黄庭坚笔下的“研膏人焙香”,到如今沿用的传统工艺,历久弥新,初心不改。务川老鹰红茶,来源并非茶树,采自云雾滋养的毛豹皮樟嫩叶。沿袭仡佬族古法揉捻,炭火慢烘锁住醇厚底蕴。茶汤橙红透亮,入口甘润回甘,喉间留韵悠长。晨起煮茶暖身,午后品茗解乏,茶香萦绕,尽显黔北红茶的独特魅力。
务川绿茶,产自当地生态茶园,选当季鲜嫩茶芽精制而成。沿袭仡佬族传统制茶工艺,杀青、揉捻尽显匠心,保留茶叶本真清香。茶汤嫩绿透亮,茶香清新沁脾,入口甘醇,是懂茶人钟爱的生态好茶。
“两粉”蕴乡味。务川预制羊肉粉,选用务川地理标志白山羊,搭配本地鲜米粉,复刻仡佬族传统羊肉粉精髓。羊汤慢熬8小时,鲜而不膻,米粉爽滑劲道。预制包装锁鲜,加热即食,一口沦陷的鲜香,让你随时随地享受仡佬族特色美味。
务川丰乐酸辣粉,以当季鲜红薯精制,耐煮劲道。搭配本地鲜辣调料,酸香醇厚、辣韵十足。村集体经济匠心打造,让生态红薯粉与地道酸辣味碰撞,解馋又安心。
走遍万水千山,情牵天然务川--每一份出自这里的农特产品,都是务川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仡佬文化的完美结晶,携带着大地的灵气,承载着独特的品质。
如今,务川正全力打造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产品基地,为精深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推动农特产业全链条发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72.08 万亩,产量 17.02 万吨,种植辣椒等蔬菜20万亩,金银花、艾草等中药材 12 万亩,投产茶园 3.15 万亩,生猪、肉羊、肉牛等生态畜牧业常年存栏50万头以上。中药材、肉兔、生态鱼、茶叶、香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速扩容。
务川农特产品品类丰富,注重品牌建设。茶叶、金银花、特色食品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9 家,贡米、香榧、松香宝石、黔北仡乡山羊肉、黔夫人翠芽、务川鸡蛋、务川牛肉、务川毛峰、燕龙山马桑菌、涪洋生态鱼、砚山手撕兔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逐步打响。
务川正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让务川的农特产品从深山走向全国。务川,正以开放的姿态,邀请世界共赏来自黔北深山的生态之味、人文之美。
(全媒体记者 刘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