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奉化:点点“香溢红”浓浓“为民情”​

浙江奉化:点点“香溢红”浓浓“为民情”​

来源:鲁网 2025-09-12 15: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点燃芬芳、温暖你我,在宁波市奉化区的大街小巷、乡村院落,总能看到一抹醒目的“香溢红”穿梭其中。这支由宁波市奉化区烟草专卖局组建的“香溢”志愿服务队,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为群众送去温暖,用点滴善举书写着浓浓的志愿情怀。近日,他们又围绕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慰问老兵,浓浓拥军情

“许爷爷,我们来看您啦!”伴随着亲切的问候,“香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提着米、面、油等慰问品,走进了高龄老兵许永照的家中。今年92岁的许永照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如今虽年事已高,但提起当年的峥嵘岁月,依旧精神矍铄。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耐心地听他讲述革命时期的党史故事,从战火纷飞的战场到如今幸福安宁的生活,老人的讲述时而激昂、时而深情,志愿者们也不时点头回应,眼中满是敬佩。期间,志愿者们还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叮嘱老人要注意保重身体,有困难可以随时联系他们。

图为香溢志愿服务队慰问老兵许永照(左三)

事实上,这并非“香溢”志愿服务队首次开展拥军相关活动。每逢春节等重要节日,志愿者们都会主动走访慰问烈士家属、困难退役军人,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节日的祝福,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无论是为烈士家属打扫庭院,还是为困难退役军人购置生活必需品,志愿者们都尽心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军人的尊崇和关爱。

图为2025年春节期间慰问烈士家属

“香溢”志愿服务队以走访慰问、贴心帮扶等实际行动,拉近了与老兵、烈士家属、困难退役军人之间的距离,不仅为他们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让拥军之情在点滴关怀中愈发浓厚,也让红色基因在倾听与传承中得以延续。

烈日送清凉,降温也暖人

夏日的奉化,骄阳似火,地面温度直逼40℃。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为城市的正常运转默默奉献。为了给这些户外劳动者送去一份清凉,“香溢”志愿服务队特意组织开展了“烈日送清凉”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矿泉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分成多个小组,前往城区的快递站点、建筑工地、街道环卫作业点等地。在快递站点,志愿者黄艳将一瓶瓶冰镇矿泉水递到快递小哥手中,“师傅,天气这么热,快喝点水降降温,注意防暑。”快递小哥接过水,脸上露出了笑容,连连说道:“谢谢你们,这水喝着真解渴!”在修路现场,志愿者们不仅为工人们送上清凉饮品,还仔细查看了工地的防暑降温措施,提醒工人们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作业。

图为香溢志愿服务队向建筑工人送清凉

一上午的时间,志愿者们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将一份份清凉和关怀送到了户外劳动者手中。尽管汗水浸湿了志愿者们的衣服,但看到户外劳动者们脸上的笑容,大家都觉得无比值得。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香溢”志愿服务队的“送清凉”活动如同一场及时雨,不仅为户外劳动者驱散了夏日的炎热,更温暖了他们的心田。这份关怀,让户外劳动者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彰显了“香溢”志愿服务队对基层劳动者的尊重与关爱,为城市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情。

图为香溢志愿者为户外劳动送清凉

普法有料,志愿普法守护群众“钱袋子”

“大家知道怎么辨别电信诈骗吗?遇到有人自称‘公检法’要求转账该怎么办?” 在零售店内,“香溢”志愿服务队的普法志愿者胡溪口超正拿着宣传手册,向零售客户和周边村民讲解反诈骗知识。为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香溢”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普法套餐”。

针对卷烟零售客户,志愿者们重点讲解了与卷烟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卷烟打假维权等内容,提醒零售客户要规范经营,坚决杜绝销售假冒伪劣卷烟,同时告知他们遇到涉烟违法行为时如何举报维权。在结对村,志愿者们则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结合真实案例,让村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志愿者们还专门针对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播放反诈视频等形式,向群众详细介绍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教大家如何识别诈骗信息,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图为开展零售终端普法宣传

活动过程中,群众们积极参与互动,不时向志愿者提问,志愿者们也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不少群众表示,这样的普法活动非常实用,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法律知识,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就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香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普法活动,紧扣群众需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让法律知识走进了零售客户和群众的生活。通过广泛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切实帮助群众守住了“钱袋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让志愿精神在普法宣传中进一步传递。(沈远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