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隆德县,肉牛养殖不再是农户“单打独斗”的活计。通过一套覆盖全县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从牛舍到餐桌、从饲草调配到贷款销售,整个产业链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透明、高效和。
这一切,源于隆德县构建的肉牛产业联合体模式。以龙头企业杨河牧业为代表,联合体整合了全县134家规模养殖合作社和5000多户散养农户,推行统一品种、防疫、饲喂和标准,不仅显著降低了疫病风险和养殖成本,更让每头牛的出栏品质有了保障。
大数据平台是这套系统的“神经中枢”。农户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实时查看肉牛健康状况、市场行情,接受科学喂养指导;饲草配送中心依托数据精准调度,实现“自产为主、外调为辅”,去年共配送饲草7600多吨,为农户节省成本近77万元。
资金周转难一度是养殖户的“心头病”。如今,联合体主动对接银行,通过信用筛选和数据支撑,已协助97户成功贷款4381万元,用于棚舍改造和规模扩大,“没钱养牛”的困境得到缓解。
更让农户安心的是“不愁卖”。平台打通线上线下一体销售渠道:一方面与外地企业签订长期订单,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另一方面开设直营店、发展直播带货,打响“六盘山牛肉”品牌。订单化生产使农户每头牛至少多赚2000元,去年外销牛肉达1293吨。
隆德县的实践表明,数字技术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当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变成“新饲草”,传统养殖业便焕发出新的生机,真正让农户的好牛肉卖出了好价钱,迎来了好日子。(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