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萤石矿和稀土矿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具有储量丰富和品质高的特点。萤石,主要成分为氟化钙,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制冷、医药、电子、机械和原子能等多个领域。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和“新材料之母”,是现代高科技、国防、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原材料。南平市光泽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监督职能,从四个维度强化矿产资源保护。
第一个维度:严惩盗采矿产资源犯罪,遏制非法采矿恶劣趋势
光泽县检察院以“零容忍”严惩非法采矿犯罪,2025年以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3件6人,办理审查起诉案件10件19人,已起诉8件17人,成功查处非法采矿团伙5个,涉案人数20人以上。
第二个维度:适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
光泽县检察院结合刑事案件办理,开创修复性司法新模式,全面分析非法采矿犯罪活动对生态资源造成的破坏以及修复费用,借助第三方鉴定机构、专家力量,客观评估生态损害赔偿及修复费用。今年以来,该院向县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件。
2024年12月初,彭某某伙同他人为牟取非法利益,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采挖萤石矿120余吨,矿产资源和地表林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2025年6月30日,光泽县检察院发布公告后,一个月内没有相关个人、单位、组织等适格主体提起民事诉讼。8月13日,光泽县检察院就该刑事案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组织公开听证。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均同意检察机关处理意见,即向县法院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彭某某支付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修复费用10000余元。
8月14日,光泽县检察院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025年9月2日,县法院开庭审理该案。经检察机关申请,由生态技术调查官和有关专家出庭作证,彭某某当庭认罪认罚,也愿意承担生态损害赔偿和修复责任。
第三个维度:充分发挥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进社会综合治理
2024年以来,光泽县检察院在办理破坏矿产资源系列刑事案件中,发现光泽县辖区范围内多个乡镇短时间内非法采矿现象频发。犯罪分子利用地点偏远、废弃矿点进行非法采矿活动,不仅呈现采挖数量多,涉案金额大,另具有长期、零星、多发特点。检察机关经实地调查核实,询问相关人员,发现矿产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措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光泽县检察院通过深入分析破坏矿产资源类刑事案件特点,针对性提出检察建议,督促职能单位从日常巡查、协作机制、线索移送、生态修复、普法宣传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落实矿产资源保护措施,有效提高矿产资源保护能力和水平。
第四个维度:强化机制建设,凝聚各方合力
9月1日,光泽县检察院与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会签《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行刑衔接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案情会商、双向衔接、协作配合、专业互助、普法宣传等多个方面机制,有效发挥成员单位专业特长,进一步提升生态资源保护能力和水平。
此外,光泽县检察院还组织召开生态资源类刑事案件办理座谈会,与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就行刑衔接的时机和条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的目标任务、鉴定内容的范围和运用等重要问题进行专业、深入探讨并形成一致意见。
据介绍,光泽县检察院将继续加大对破坏矿产资源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检察之力切实提升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生态资源的保护成效。(光泽县检察院 刘祯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