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教育——记泸州市龙马潭区天立小学优秀校长李杰

做有温度的教育——记泸州市龙马潭区天立小学优秀校长李杰

来源:鲁网 2025-09-11 16: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龙马潭区天立小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校长李杰那熟悉的身影:他喜欢俯下身,与孩子们平等交谈,聊课堂上的趣事、聊书中的故事、聊他们痴迷的军事武器、聊那些天真又真实的“喜闻乐见”。他常常微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孩子们也总是乐意告诉他。日复一日,他不仅记住了越来越多孩子的姓名,更走进了他们的内心。老师们常常抓拍下他与孩子交谈的瞬间,发在教师群里,称他为“有温度的好校长”。一个校长,能叫出全校过半孩子的名字——这看似简单的细节,背后是一所小学对“有温度的教育”最真挚的践行。

李杰,正是这样一位始终秉持初心、勇于担当的教育者。他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治校风范和温暖的人文关怀,赢得了师生与家长的广泛信任与敬重,成为天立小学一张熠熠生辉的教育名片。

李杰

深耕教坛   初心如磐显担当

自2010年2月加入天立小学以来,李杰不仅承担数学教学任务,还肩负后勤部主任职责。在他的推动下,学校后勤管理逐步实现标准化与精细化。食堂获评“四川省A级示范食堂”,校车、住宿及安保等工作也成为区域典范。他个人多次荣获“集团后勤服务先进个人”“感动天立人物”等称号。

2015年至2018年,李杰调至神州天立教育集团总部工作。在此期间,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集团旗下所有学校的后勤服务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他牵头编撰了《学校食堂安全管理指导手册》《学校食堂安全操作指导手册》《学校安全管理指导手册》《学校住宿管理指导手册》等一系列标准化制度文本,为全集团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后勤管理范式,展现出卓越的系统构建与执行能力。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李杰深谙此理。回到天立小学后,他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自导式”课堂教学改革,致力实现“减负不减质,增效在课堂”。为确保改革实效,他带领党员教师逐节磨课,形成可复制的教学经验后在全校推广。

李杰坚持每日巡课,细致记录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耐心予以指导。他曾自费为全校教师购买《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位数学教师回忆道:“李校长曾连续三周听我的课,课后逐条分析学生参与情况,连板书设计都提出了优化建议。”如今,天立小学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主动提问率提升到90%,教师参加省级赛课获等级奖25人次、市级赛课等级奖70余人次、区级赛课等级奖200余人次;教师个人参赛获区级活动等级奖300余项、市级活动等级奖50余项、省级活动等级奖10余项。学校更成为“四川省名校共同体合作单位”与“自导式教学实验单位”。

他倡导务实笃行,聚焦教学实效,带领团队以“质量为轴、多极支撑、品牌战略、多元赛道、精准拔创”为五大抓手,构建高效自主课堂,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特色之路。从该校走出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

理念引领   严管与厚爱并济

天立小学倡导“有温度的教育”,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师生亲切互动。在李杰的带领下,学校逐步构建起“高标准、有温度”的管理文化。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李杰秉持“管理即育人”的理念,推行精细化管理,从考勤、教学常规到师德规范,均建立清晰的标准与评价机制。他强调“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通过设立“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机制,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平日里,老师们亲切地称他为“杰哥”。他在细节中传递关怀:雨天为师生撑伞、背受伤教师下楼、深夜检修校园设施……

2022年疫情期间,他带领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连续38天协助核酸检测、配送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通过对教师队伍的严格管理与真诚关怀,学校营造出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育人氛围。这种“严管厚爱”的治理哲学,打造出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突出的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在师德建设中,李杰主张“身教胜于言传”。通过开展师德演讲、典型案例剖析等活动,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荣誉与使命意识。他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致力锻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

育心育行   以爱点亮成长之光

李杰始终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许孩子一所充满爱与智慧的学校”,不仅是他的教育愿景,更是日常实践的生动写照。他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真诚与信任搭建起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他鼓励教师以欣赏的眼光注视每一个孩子,尊重个性、激发潜能。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设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足球、篮球、计算机等46个社团,最大限度满足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属于自己的赛道,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校园中绽放独特光芒。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奏曲。”李杰推动建立三级家委会,创新设立“家长成长学院”,通过线下讲座、线上微课等方式指导家庭教育。2024年,学校开设《无条件接纳》《青春期沟通技巧》等课程,覆盖800余个家庭。他还倡导“家长进课堂”,邀请医生、工程师、艺术家等家长走进学校,分享职业经验,丰富课程资源。六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感慨:“以前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现在明白了,父母的学习态度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他的引领下,天立小学致力于践行“有温度的教育”,注重心灵培育与人格塑造,努力营造包容、支持、幸福的成长环境,让教育真正回归本真,成为生命滋养的沃土。

教育信仰  用坚持诠释初心

从教30年,李杰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他的办公室里,挂着学生赠送的画作,书架上摆满教育专著,书签上贴着他的“每日三问”:

今天是否关注了每个孩子的情绪?

是否为教师解决了实际困难?

是否为学校发展贡献了新思路?

面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挑战,他提出 “内涵发展”战略,稳步推动学校走向高质量、有温度的发展道路,为基础教育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温度与坚守。”李杰常常这样说。在他的带领下,龙马潭区天立小学正以丰富的课程体系为帆,驶向“缔造卓越教育,成就幸福人生”的广阔彼岸。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每位教师都能实现职业的华美蜕变——这,就是“有温度的教育”最动人的模样。(马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