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刻在半个贝壳上的“逛街小记”

文博日历丨刻在半个贝壳上的“逛街小记”

来源:央视新闻 2025-09-11 15: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古人闲暇时也爱逛街?

还把一份“商圈实景图”藏进了

半个贝壳里

下滑出发

和古人一起走走逛逛

01

附带打卡定位的

清代“逛街小记”

200多年前的一天,风和日丽

闲来无事

不妨出门逛逛街

△清 贝雕人物集市图摆件 广东省博物馆藏

剖开的半个贝壳

定格了一处清代热门“商圈”

定位:濠畔街

△贝雕人物集市图摆件(背面) 广东省博物馆藏

街道 宽阔整洁、古韵十足

两侧店铺作坊 鳞次栉比

街上人来车往 ,热闹又惬意

街景图上还专门标注并推荐了

这件精美贝雕摆件的生产店铺

“吴和昌号”

逛完集市还不过瘾?

那就到江边坐下感受大自然的治愈

近看水面 波光粼粼

小舟 悠然驶过

远望双鱼 跃水、荷叶 轻晃

好不悠哉

02

在贝雕世界里

感受方寸间的极致之美

贝雕人物集市图摆件中

匠人运用浮雕和线刻的手法

把行人、商铺、远山、近水

刻画得格外形象逼真

小小贝壳容纳了庞大的空间场景

人物景致丰富而不杂乱

远远望去

珠光晶莹、古朴典雅

方寸间尽显古人的制器精神

除了繁华街景

玲珑精美的贝雕世界里

还集齐了花鸟、山水、静物 等题材

可以说是“万物皆可雕”

△清 贝雕西洋花卉纹镶银边名片盒 广东省博物馆藏

不同色彩、纹理、大小的贝壳

被古代匠人充分运用

△清 贝雕刀马人摆件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藏

经过切割、雕刻、抛光、粘合 等步骤

环环相扣、一丝不苟

才成就了莹润而生动的极致之美

03

货币、饰品、点缀神器

古代贝壳的N种打开方式

来自海洋的贝壳

因其自带的“美貌加成”、耐用性和稀有性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

位列古人爱用之物榜单

在夏商周时期

坚固小巧、便于携带和计数的海贝

是当时流通的实物货币 之一

由于光洁美观的外表

贝壳也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被制作成饰品 供人佩戴

△山西天马—曲村6214号西周墓部分随葬鱼形海贝饰品

随着工艺的进步

宋元时期

用贝壳点缀其他物品的嵌螺钿 工艺

十分风靡

△文博日历丨古人不出门如何享受“公园20分钟”?屏风揭秘→

匠人将贝壳磨制、裁切成不同形状的薄片

镶拼在木器或漆器表面

为门窗、桌椅乃至文房用具

加上一层斑斓滤镜

△清 黑漆嵌螺钿果盒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刻画在贝壳里的

“一日逛街小记”

至今璀璨生动如初

光华流转间

是200多年前的鲜活烟火气

更是自然之美与精湛技艺的完美融合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