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产业“鸣响”乡村振兴致富路

土鸡产业“鸣响”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鲁网 2025-09-09 14: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喔喔喔”,一声声清脆洪亮的鸡鸣划破隆回县滩头镇五星村的寂静,像一串炸响的铜铃,唤醒沉睡的村民开启一天的忙碌。

在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征程中,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践行国企社会责任,立足结对帮扶村的生态资源禀赋,将土鸡养殖确立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探索出一条助力乡村蜕变的创新之路。

因时因地靶向发力,蹚出产业新路

(召开院落会宣讲土鸡养殖政策)

“我们的烟叶种植技术成熟、产业链稳固,但受政策规划和可种植面积限制,规模无法无限扩大,必须为乡亲们寻找‘第二产业’。”驻五星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红卫介绍说。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到当地拥有山林资源丰富、农户素有散养土鸡传统的天然优势,发展土鸡养殖有望成为村民致富的突破口。

决心既定,说干就干。驻村工作队积极化身特色养殖“拓路人”,对接畜牧部门编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山林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手册》,邀请农业畜牧专家定期到村开展防疫与饲养技术培训,广泛召开民情恳谈会,传种养技、算经济账、讲市场经,打消农户顾虑。撬动政府专项帮扶资金用于鸡舍标准化改造、优质鸡苗引进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并在首批选择20户养殖意愿强、有场地条件的农户作为示范户。脱贫户朱喜云便是早期响应者之一。

2021年养殖生猪遭遇挫折后,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朱喜云尝试土鸡养殖。通过学习科学饲养方法,养殖的300余只土鸡存活率超过95%,第二年凭借销售土鸡净增收超过3.6万元,经过几年的积累,朱喜云顺利摆脱债务压力并翻新了家中老屋。他感慨道:“以前不懂方法瞎养,如今有技术支持,心里踏实,土鸡竟然成了咱的‘金凤凰’。”

精益精细融合发力,打造生态样板

(借助自然之力进行生态放养)

产业振兴绝非孤立存在。在粮烟融合战略的指引下,隆回烟草注重推动土鸡养殖与烟叶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广“烟田+养殖”模式。在烟叶采收结束后,将鸡群放入烟田啄食杂草、害虫,鸡粉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又是极好的有机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促进来年烟叶品质的提升。

“这真是一举多得,地里少了杂草和害虫,节省了除草剂和农药钱;鸡在田里跑,肉更结实,能卖更好的价钱,烟草局的这个点子真是想到了我们心坎里。”烟农兼养殖户刘海林高兴地说。这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模式,不仅降低了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更契合了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为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隆回烟草借助隆回县国际农发基金贷款乡村振兴项目的东风,协同村支两委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降低养殖风险。农户购入鸡苗后,可与合作社签订代养代收合同,158天养殖期满按约定价格结算,期间饲养成本及价格波动风险均由合作社承担,帮助农户“零风险”起步。该模式已吸引超过100户村民参与,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每饲养一只鸡还可为村集体经济贡献3元,充实集体资金用于后续公共建设。

线上线下双轨发力,破解销售难题

(驻村工作队为农户销售自养土鸡提供免费配送服务)

养得好,更要卖得好。隆回烟草干部职工主动承担起“推销员”重任,线上线下双轨发力,助推村民对接外部市场,破解“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在线下,精心推出“套餐式”帮扶措施——发动员工进行口碑推广,利用结对帮扶走访的时机开展消费帮扶,力所能及购买土鸡和鸡蛋用于自用;将脱贫户自养土鸡作为食堂固定食材,每周采购5只;积极与本地大型超市、生鲜市场、酒店餐馆对接,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驻村工作队每周利用往返时间全程提供免费配送服务;巧妙利用烟草零售终端网络,在部分经营能力强的零售店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代销点,借助其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进行推广。在线上,驻村工作队敏锐捕捉电商机遇,助力搭建线上销售平台,结合职业化零售客户培训积极培养数名“乡村主播”,通过直播进行带货。范海英,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在电商扶持计划的帮扶下,担任村干部的她认真学习图片拍摄、文案撰写、带货引流技巧,通过线上直播让家乡的雪峰乌鸡、土黄鸡飞出大山、直达全县餐桌。“感谢烟草局帮我们牵住电商‘牛鼻子’,跟着社会发展趋势走、跟着烟草局走准没错。”范海英表示。

与此同时,隆回烟草积极构建长效机制,为土鸡产业续航。充分利用《隆回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奖补办法》为养殖农户争取政策补贴,当下正规划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卤鸡、鸡汤罐头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降低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

“小庭院大产业”的遍地开花,隆回烟草用实干、担当和匠心,孵化了“致富鸡”,蹚出了“新路子”,将对口帮扶的“责任田”打造成了特色产业的“示范园”,富了百姓,暖了人心。这条融合了行业特色与村级实情的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

通讯员:李方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