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发展“新名片”

打造绿色发展“新名片”

来源:经济日报 2025-09-08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落实“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电力特别是绿色电力受到更多关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长远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应对电力转型挑战的有效举措。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等特性日益凸显的趋势,国家有关部门部署了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行动、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等重点任务。各地积极试点探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技术、新模式,打造“塞上绿电”等绿色发展新名片,因地制宜助力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推动能源绿色安全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有待持续发力。

下好一盘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保障,不仅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让商品、服务实现跨区域自由流动,也要让电力等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价值。宁夏通过3条电力外送“大动脉”,将“风光火”打捆外送至山东、浙江、湖南等10多个省份,通道利用水平全国领先。

布好一张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时间跨度长、涵盖领域广,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聚焦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等目标,做到“风光水火”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供需协同。要从供需两侧共同发力,统筹新能源开发、火电建设、电网建设、储能发展、电力内消外送,强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协同,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

走好一条路。大力发展绿电,既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特色优势产业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力、耦合发展,将为产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立足能源资源禀赋,要以新能源开发为牵引,通过绿电园区建设提质提效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清洁能源替代。面对存在的短板弱项,要积极想办法解决。比如,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要保障国家沙戈荒大基地等新能源项目“应接尽接”“能并尽并”,完善新能源及储能全流程并网管理流程。结合新能源出力与负荷预测情况,精细做好调度,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推动发电侧、电网侧、需求侧各方互利共赢。

(经济日报 记者 杨开新)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