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小学生“在校午休”已是常态,由于只能在课桌上“趴睡”,孩子经常醒来手脚酸麻,脖子僵硬,看似微小的不适日积月累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而这一现象即将发生改变。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从课桌椅的高度、宽度、材质、结构等作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旨在让孩子们的午休从“趴着睡”变为“躺着睡”。
新标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身高作出规定,小学课桌高度在455毫米到730毫米之间,中学则在565毫米到790毫米之间。午休时,椅子能展开成躺姿,靠背角度可放倒至135度以上,让孩子们的身体得以舒展,双腿不再蜷缩。这些细节,都是从孩子们的真实体验出发,用科学数据和技术要求守护他们的舒适与健康。
人民网发文表示,民生关怀并非总是宏大的叙事,而是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人文关怀”的细节中。希望一张张可以“躺平”的课桌,能托起孩子“充实”的午睡质量。南方网也表示,教育的进步,往往藏在最细微的关怀里。一张能让孩子们安然躺下的课桌,不仅关乎健康,更关乎尊严;它不仅是午休的“充电站”,更是“健康中国”一个温暖而生动的注脚。
未来,期待这样的关怀能延伸至更多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资料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人民网、南方网等
视频:王文倩
校对:王晗
审核:王辉 吴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