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当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的烟农互助组穿梭于烟田加紧采摘4300亩白肋烟时,巴东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信陵镇专卖所的执法人员也正穿梭于零售店铺、农贸市场与城乡结合部,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的市场监管检查行动。这两幅画面共同构成了巴东烟草产业链的“一体两面”——前端是烟叶生产的丰收画卷,后端是市场秩序的坚实守护。
聚焦民生关切,织密市场监管网络
本次行动以持证亮证经营、卷烟渠道合规性、假私非烟流通、未成年人保护为监管核心,采用“双随机、一公开”动态监管模式,对辖区零售终端实施精细化排查。执法人员严格核查库存台账与购销记录,对轻微违规行为现场督导整改,对违法线索依法取证留痕,确保执法流程规范透明。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网络已从实体店铺延伸至物流枢纽。针对近年寄递渠道涉烟案件高发态势,专卖所联合邮政、市场监管部门在高速路口及物流分拣中心布控,2024年“百日攻坚”行动期间累计查处寄递环节案件44起,查获非法卷烟5000余条,涉案金额逾180万元。这种“线下+线上”立体化监管模式,有效切断了“非烟入县”的流通路径。
(巴东县辖区部门查获非法流通卷烟,阮劲松供图)
数据见证执法效能,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信陵专卖所交出了一份彰显执法力度的成绩单:累计开展检查60余次,覆盖零售户300余户次;查处涉烟违法案件15起,查获非法卷烟超50万支;涉案金额达40余万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执法策略的持续升级。通过错时检查、突击抽查、部门联动三重手段,该所精准打击涉烟违法行为。例如在2025年元旦、春节消费旺季,联合高警、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为节日市场筑起“防火墙”。
(巴东县辖区部门监督不适用烟叶处理,阮劲松供图)
普法与党建双轮驱动,构建共治新格局
执法绝非“一查了之”。在检查现场,执法人员化身普法宣传员,向零售户详解《烟草专卖法》中关于渠道管理、未成年人销售禁令等条款,并发放“12313投诉指引卡”,引导商户主动举报违法线索。这种“执法先送法”的模式,使辖区零售户规范经营意识显著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党建引领下的服务创新。巴东县局(营销部)组织40余名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在销售旺季参与卷烟装卸、配送工作,同步开展客户库存调研与需求分析。当党员们将最后一箱卷烟深夜送达野三关镇零售店时,他们送出的不仅是商品,更是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巴东县辖区部门为烟农培训真假烟识别技巧,田锋供图)
守护金色产业,市场监管赋能乡村振兴
巴东烟草的市场监管,守护的不仅是有序流通环境,更是全县万余名烟农的金色希望。在官渡口镇,烟叶产业带动456户村民种植烤烟1万余亩,官渡口镇烟农王圣慈的20亩烟田预计收入超10万元;绿葱坡镇近万亩烟田孕育出500多万元财政税收;而金果坪乡的4000余亩白肋烟,更通过50支烟农互助组实现“技术共享、用工互助”,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巴东县辖区烟农交流白肋烟晾制经验,田锋供图)
从烟田到零售终端,巴东县烟草专卖局以法治化监管、精细化服务、社会化共治三把“金钥匙”,守护着这条惠及千家的产业命脉。正如烟农在晾制烟叶时脸上的汗水与笑容,市场监管者用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共同诠释着“金叶惠民”的深层内涵——当假私非烟无处遁形、当规范经营蔚然成风、当每一片烟叶的价值被公平兑现,烟草产业才能真正成为驱动乡村振兴、赋能县域经济的金色引擎。未来,随着“日常监管+专项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深化,这片鄂西土地上的金叶故事,必将续写更醇厚的新篇章。(田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