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克”计较背后“前沿阵地”的真情守护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6 11: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食堂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地方,更是守护石油人身体健康的“前沿阵地”。作为大庆油田采油四厂生产保障大队餐饮主管人员邵健,将严实作风化作了一把看不见的精密尺子,丈量着每一滴油、每一克脂肪。

众所周知,“地三鲜”是道经典下饭菜,这道传统菜以其过油的烹饪方式,堪称“油泡菜”。对此,邵健联系了厂员工食堂,要求厨师烹饪过程中既要保留风味,又将脂肪含量降低60%。

“地三鲜不吃油,那还能叫地三鲜吗?一线员工们干的是体力活,肚子里没油水怎么扛得住?不知情的还以为咱们抠搜,油省着用呢!”食堂厨师周师傅不理解道。

邵健没争论,只是拿出了一沓体检报告数据:“周师傅,咱们一线员工中,超重、高血脂、脂肪肝的人群愈发年轻化。咱们的菜,是给他们补充能量,不是给血管‘添堵’。”他拿出了两个同等容积的量杯,一个是盛满炒一份传统地三鲜所需的50克大杯油量,另一个是装着仅仅5克油量的浅量杯底,直观地让周师傅明白了45克脂肪摄入量有多少,坚持一个月相当于一公斤油的差距。

邵健指着本周的带量食谱:“茄子、土豆,我们改用高温烤制到微焦,再快炒,用少量蚝油和菌菇粉提鲜,代替过油和浓芡。每份的用油量,必须精确到5克。既然决定‘减油60%’,就不能失信。口感需要适应,健康底线绝不能退让。”

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周师傅彻底服气地笑了:“好家伙,以前一口菜半口油啊!邵工,你这较真较得好!是为咱们大家好!”

邵健的严实,不是不近人情,而是用最科学、最直观的方式,履行一份沉甸甸的健康责任。他把对石油人的关爱,从一句口号,变成了量化到“克”的硬核行动。这份“克克”计较的背后,是后勤餐饮管理者对员工健康最实心实意的守护。(张文鑫)

【责任编辑:许聃】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