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 “橡火传薪,尚辉育苗”团赴盂县:探访百团大战纪念馆,追忆烽火岁月

青岛科技大学 “橡火传薪,尚辉育苗”团赴盂县:探访百团大战纪念馆,追忆烽火岁月

来源:鲁网 2025-09-05 14: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15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橡火传薪,尚辉育苗”实践调研团顺利出征。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7月17日,实践调研团正式开启实践之旅,向史而新,循脉而行,寻觅红色足迹,在红色记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出征时在学院楼前合影。聂千诺 供图。

实践团的首站便聚焦于意义非凡的百团大战纪念馆。远远望去,巍峨的纪念碑如同一柄刺破苍穹的利剑,直冲云霄。碑身上“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庄重而肃穆。

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肃立注视纪念碑,耳畔似乎响起了冲锋号的嘹亮声响,眼前仿佛浮现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烽火岁月里的枪炮轰鸣与呐喊助威在心底久久回荡。

接着,队员们来到了镌刻着4000多名烈士姓名的英烈墙前。看着那一个个名字,仿佛看到了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战火之中。队员们默默伫立,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要将这段历史铭记于心,将先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团在纪念馆内聆听讲解员解说。王靖凯 供图。

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展厅内,泛黄发脆的作战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标注着当年的进攻路线,无声诉说着战役的惊心动魄;玻璃展柜中,锈迹斑斑的步枪、磨得发亮的刺刀、补丁摞补丁的棉衣静静陈列,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当年条件艰苦,战士们冬天揣着干草御寒,饿着肚子照样冲锋陷阵,硬是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防线。”讲解员的声音带着动容,让在场的队员们眼眶不禁泛红。

此时,队员们的目光被展厅角落的一段铁轨所吸引。这截铁轨,便是当年正太铁路的原物。阳泉作为正太铁路的咽喉地段,在百团大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八路军正是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拉开了百团大战的序幕。“以前在课本里读到百团大战,总觉得是遥远的历史,今天站在这里,看着这些实物、听着这些故事,才真正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不易,课本里的文字终于有了温度和重量。”队员轻声感慨道。

图为实践团在百团大战纪念馆前。聂千诺 供图。

铭记百团大战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贺桢,苗佩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