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阳:收购“加速度” 烟农“增收入”

湖南桂阳:收购“加速度” 烟农“增收入”

来源:鲁网 2025-09-05 14: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交烟真快!9月3日,桂阳县和平镇石城村烟农吴志亮的手机一响,短信铃声提示他,今年的第一笔烟叶交售款项已经到位,一共8万多元。看到“金叶子”变成打入卡里的“红票子”,吴志亮心里乐开了花。

吴志亮口中的“快”不仅是烟叶交售款到账快,还有全流程优化、全过程增效的交烟流程快。“8月20日和平烟草站(烟叶生产收购站)开秤收购,我提前在手机上预约了烟叶交售,上午把烟叶运到烟站,想不到3700多斤烟叶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完了,钱直接打到卡里,方便快捷,我对烟叶的售价和烟草部门这种高效服务感到很满意!”吴志亮说。今年,他流转土地共种植了烟叶60亩,烟叶收成不错,烘干成色品质好,收入在去年基础上仍然有增长。“剩下的烟叶下次再预约交售,等到全部卖完,收入有30多万元。”吴志亮说着,喜悦溢满脸庞。

(各烟叶生产收购站点秩序井然)

今年以来,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严格落实“交烟预约到小时”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线下提前公示、线上精准预约、专业化运输到站”的精准预约交售模式。根据辖区内各村组烟农合同种植实际产量、分级进度、交售意愿、困难需求和路况情况,拟定并公示年度烟叶交售预安排,精准调度匹配多型号专业化运输车辆。以云端科技赋能,在全域运用“福城烟云”微信公众号,对烟农“点对点”发起精准预约交售信息,确保烟农交烟等候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升级后的精准预约模式,既保证了烟农有序交售烟叶,又保证了不误烟农农时,还营造了烟农之间和谐氛围,很多烟农朋友形象地称之为‘不等不乱、源源不断’。”桂阳县烟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邓林才介绍道。

(和平烟叶生产收购点的女子分级队)

眼下,走进桂阳县各烟叶生产收购站点,一捆捆金灿灿的烟叶送进分拣区,初检区的“女子分级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结合烟区实际,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关注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从专业化分级队员中择优选用“女子分级队”。她们经过培训,凭借熟练的分级技术就近务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我在烟草站务工已经好几年了,每年烟叶收购季节都能赚上一笔不小的收入。”东成烟叶生产收购点女子分级队员雷灵笑着说,“大家分工合作,都相处得很融洽。感谢烟叶产业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像雷灵这样的“金叶娘子军”今年,桂阳县61条烟叶收购线上,共有402名。

(方元烟叶生产收购点,站负责人检查已进库烟叶质量)

在提升农户到站点的收购前端服务质量的同时,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着力推动收购线全流程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在专业化分级环节,各站点将分级台面改进为筛网镂空面,前移非烟物质控制关口,通过科学布局126处专业化分级场所、启用28个站点收购仓库,选优分级队员、规范作业流程,实现精分快分、提质提纯。

此外,今年全面实行的电子预检封签管理,同步推进精准测产到户,夯实收购基础。

(工作人员进行烟叶评级,史纯华摄)

在评级环节,各站点坚持封闭式评级,实行评级员在各磅组间不定期地进行轮换交流制,实现评级员作业“只认烟、不认人”,有效规避“人情烟”“面子烟”等“蝇贪微腐”问题。

在过磅环节,各站点将人工司磅改造为无人自动过磅,采用固定式磅秤,以芯片等级牌配合感应扫描仪,实现等级、重量同步确定、系统录入和信息公示同步实施,以阳光收购保障烟农舒心交售。得益于流程的优化,各收购磅组的“四员”成为“三员”,在收购人员减少的情况下,收购效率较改造前提升2倍。

桂阳县有着“全国著名烟仓”之称,烟叶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桂阳县抓好烟叶产业规模发展、质量提升、基础保障,持续擦亮“桂阳金叶”品牌。目前,桂阳县18个烟叶生产收购站28个收购点已全面开秤。

(洋市镇“95”后烟农雷蕾交售烟叶)

今年,桂阳县预计收购烟叶65.6万担,预计实现烟叶税2.5亿元,预计烟农售烟总收入12.78亿元,烟农预计户均收入12.51万元。桂阳县局(分公司)将坚持标准,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平稳有序推进烤烟收购工作,力争在9月30日前完成全年的收购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烟草农业现代化方向,立足烟区实际,紧盯基层基础,强化创新创造,坚持‘苦干、实干、巧干’,做到‘精准、精细、精益’,驰而不息优流程,久久为功提效能,以更高效优质的服务,让烟区烟农获得感更强、幸福度更高。”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邓小强介绍。(邓凯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