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阳:三招解民忧,实惠揣进百姓兜

湖北长阳:三招解民忧,实惠揣进百姓兜

来源:鲁网 2025-09-04 17: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走进鄂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群山绿水间,连片烟田翻涌着翠绿碧浪,每一片舒展的烟叶,都牵绊着烟农们期盼丰收的心。曾经普通的“绿叶”,如今变成了致富增收的“金叶子”。技术跟着需求走,服务直接送到了田间地头,一个个解决难题的实招落地生根,把实惠揣进了百姓兜,百姓日子也更有奔头了。

选出来的“定心丸”

“以前种烟,全靠老经验摸索,一年的收成好不好,全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望着试验田里长势喜人的烟株,资丘镇杨家桥村烟农田师傅的语气里满是感慨。

如今不一样了,烟草部门的技术人员直接把“擂台”放到了烟田里,把从全国各地筛选收集来的优良白肋烟品种种在了村里。从烟苗破土露头,到烟叶成熟采收,技术人员蹲在田里记数据、做对比,还手把手教烟农怎么看烟叶的抗病性、抗虫性、辨别叶片的油分,一起挑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烟叶技术员(左)正在田间指导烟农

“你瞧这个品种!叶子油亮厚实,抗病性、抗虫性又强,适合咱长阳的水土!”选出的“潜力品种”,让烟农种烟心里有了准谱,往后增收的底气,也比以往足了一大截。

护出来的“生态账”

“你们看!这黄板上粘满了虫,到了晚上杀虫灯一亮,害虫根本跑不掉,现在种烟再也不用隔三差五打农药了!”在自家烟田里,渔峡口镇西坪村张师傅指着田间的防控设备,兴致勃勃地跟邻里们分享好处。

烟农在自家烟田安装绿色防控设备

绿色防控技术,如今成了烟农们的“田间卫士”:黄板、杀虫灯、性诱剂精准除虫,铺在地里的防草布不仅能压住杂草,还能保住土壤水分和肥力。“以前除草得雇人,又费钱又费工,现在铺块防草布就省心多了了!”张师傅算了笔明白账,用上这些技术,每亩地成本能降近百元,烟叶品质反倒更好了。

“咱们现在种的烟叶是实打实的‘绿色烟’‘生态烟’”,这技术不仅护住了山里的青山绿水,又把烟农的“钱袋子”捂得更鼓,绿色发展的好处,实实在在在这青山绿水间落地生根。

晾出来的“放心烟”

“以前夏天晾烟最熬人!太阳一烈,烟叶就晒得跟‘干脆面’似的,一年的力气全白费了。”说起过去的“急干烟”难题,资丘镇天河坪村烟农陈师傅至今想起还揪心。

增加了防晒网的晾烟棚

现在,走进他家的晾房,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一片片烟叶泛着金黄,上手摸着凉软又有韧性。这变化全靠两样“好帮手”——外头架起的防晒网,给烟叶撑了层“遮阳伞”,强光再也伤不着;正在测试的改造晾房里,新装的排风扇、加热风机更是顶用,晾房里的温湿度想调就能精准控制。“以前守着晾房干瞪眼,只能看老天爷脸色;现在按按开关就调得了温湿度,别提多省心!”陈师傅一边指着晾房里的设备,一边笑着说。“这些技术改造,把我们烟农的‘心头忧’,实实在在给解决了。 ”

从选好种、护好田到晾好烟,每一项举措都围着烟农需求转、贴着烟农期盼干,把技术的“红利”变成了烟农手里的“实惠”,让烟农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产业为笔、科技为墨,长阳烟草人正在书写“绿叶生金”的乡村振兴答卷。(张五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