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烟站稳健运营的“生命线”,直接关乎员工与烟农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太平烟站立足实际,创新推行安全生产“加减乘除”工作法,以精准举措破解安全管理难题,为烟站高质量运行筑起坚实屏障。
做足“加法”:厚植安全理念,夯实知识根基
安全意识的提升,始于知识的积累。太平烟站将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安全生产的“先手棋”,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模式,持续为员工安全知识储备“充电”。
线下,烟站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邀请应急管理专家、消防指战员上门,围绕烟叶仓储防火、电气操作、农机规范等核心内容授课。讲师结合周边事故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让员工直观感受忽视安全的后果。同时,在仓库、收购大厅等区域悬挂安全标语,张贴应急疏散示意图,营造“抬头见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氛围。
消防员讲解灭火器的使用
线上,依托企业微信推送安全常识短视频或图文,涵盖灭火器使用、触电急救等;每月组织线上测试,成绩与绩效考核挂钩。目前,员工安全知识测试平均分从82分升至95分,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做好“减法”:排查隐患死角,消除风险隐患
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是关键。太平烟站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通过“定期排查+全员参与”的方式,全力削减安全隐患,守住安全底线。
烟站成立由站长牵头的安全检查小组,制定《烟站安全隐患排查清单》,明确仓储、用电、消防、农机4大类28项排查内容,每月开展1次全面检查。检查中,工作人员携带清单逐项核对:仓库内烟叶堆垛是否符合防水防潮的标准,电气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破损,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农机设备刹车、灯光是否灵敏……对发现的隐患,现场拍照记录,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整改完成后由检查小组复核验收,形成“排查—整改—复核”闭环管理。
对尖锐处进行防护
做活“乘法”:凝聚协同合力,提升应急能力
安全生产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太平烟站积极联动外部力量、整合内部资源,以“协同效应”放大安全管理成效。
对外,烟站与当地消防救援站建立“共建共防”机制。每年联合消防救援站开展1次火灾应急演练,从火情报警、人员疏散、初期火灾扑救到消防器材使用,全程模拟真实场景,让员工在实战中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灭火器练习使用
对内,烟站建立“仓储+收购+机械”联动机制。收购旺季,合理规划烟叶存储区域,设置预约交售,避免收购现场拥堵;定期为收购设备、运输车辆做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去年收购期,烟站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较往年减少60%,既保障了收购效率,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做实“除法”:压实责任链条,杜绝责任空转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是核心。太平烟站通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的方式,消除责任模糊地带,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人”。
在收购季节烟站制定《各岗位安全责任清单》,明确站长负总责,保管员管仓库防火防潮,收购员维护现场秩序,农机手保障设备安全。年初,站长与员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目标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
同时建立“日常考核+季度考评”机制:日常记录员工操作情况,每季度结合记录、隐患整改、培训成绩综合考评,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对考评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金奖励;对不合格的员工,重新参加安全培训,并进行处罚。今年以来,烟站已有4名员工因考评优秀受到表彰,在全站形成了“奖优罚劣”的良好氛围。
如今,走进太平烟站,从规范堆放的仓库到井然有序的分级现场,从员工熟练的安全操作到醒目的安全标识,处处彰显着“安全第一”的理念。通过推行安全生产“加减乘除”工作法,太平烟站已连续多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下一步,烟站将继续优化完善“加减乘除”工作法,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代存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