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六闭幕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贵州本地生产的机器人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互动。得益于贵安新区快速发展的算力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先进制造企业在此落地。贵安新区丰厚的算力资源为机器人实现更高水平的自主性与智能化提供了关键支撑。
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郭弟介绍:“我们的VersaBot2.0能够实现360度全景视觉感知,在三维环境中自主定位与避障,无需遥控即可自主行走,这得益于我们在视觉感知领域的长久积累。”
技术人员对配备OmniHead头部模组的机器人进行组装测试 石照昌 摄
威迈尔位于“算力心脏”贵安新区,专注于机器视觉,主要面向集成商、终端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提供机器人产品。该公司最新发布的OmniHead模块结合3D传感技术,可拼接出360度x90度的RGB-D图像。“以往很多企业销售机器人部件,如关节、底盘等,但头部模组这一块此前几乎无人涉足。目前我们已经与多家企业展开合作洽谈。”
去年年底,威迈尔迁至贵安新区,看中的正是该地区丰富的算力资源。今年8月18日,公司推出了人形机器人头部模组OmniHead。该模组具备丰富的开放接口,能够融合视觉、语音等多类信息,并可适配多种人形机器人平台。
技术人员对配备OmniHead头部模组的机器人进行组装测试 石照昌 摄
技术人员对配备OmniHead头部模组的机器人进行组装测试 石照昌 摄
郭弟表示:“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正朝着具身智能方向演进,这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大量算力支持训练,而贵安新区正具备这样的算力潜力。”
随着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在算力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在此落户。
截至目前,该新区已累计引进数据中心26个,贵安数据中心集群的算力规模已突破90 EFLOPS(FP16),智能算力占比超过98%。华为、苹果、腾讯、网易等企业的项目均按规划正常运营。
据介绍,贵安新区将进一步依托现有数据产业基础,建设以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链,培育以行业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先进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杨军 刘伯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