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银川市朔方路街道文怀社区党群服务大厅,墙上“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字眼格外醒目。在门外不远处,“民族知识翻翻课堂”“同同打卡点”、铸牢“手绘长图”等景观小品是辖区居民日常的“打卡地”。
“我一有空就来这里,社区打造的各种民族团结景观小品如无声的使者传播着民族团结理念,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埋心底。”居民沈航说。
近年来,西夏区以“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为行动指南,构建“理论学习—群众宣讲—网络传播—实践深化”四维体系,全力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贺兰山下一家亲 石榴花开西夏区”成为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据文怀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常婷介绍,社区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在小区议事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多次举办“百姓故事分享会”“‘石榴籽一家亲’民族团结我践行”等活动,让民族团结根植居民心中。
设置“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景观小品、宣传栏,充分利用“社区睦邻微课堂”“同安之声广播e站”等宣讲载体将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
“各位叔叔阿姨大家好,我是‘石榴花开大喇叭’宣讲团成员李一帆,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民族团结故事……”每周五下午,西花园路街道梦园社区的大喇叭都会准时响彻在社区广场,这个由小朋友组成的42人宣讲团,用童言童语讲述邻里温情、红色故事等。
“你别说,让孩子们讲政策、讲故事我还挺喜欢听嘞!”提起宣讲团,居民赵钦亭连连竖起大拇指。
西夏区始终坚持让群众讲给群众听,组建“石榴籽”宣讲团、“红石榴”快板队等群众性团体,编创《石榴籽心连心》快板等文艺作品,开展“石榴籽故事会”“榜样在身边”“民族团结故事分享会”等主题宣讲活动100余场,通过老党员讲给青少年听、青年讲给青年听的方式宣讲“亲如一家”故事。《结亲互助 共享温情》《薛保顺的72变》等30余篇西夏区“多民族居民亲如一家”故事被央级、自治区级媒体报道宣传。
西夏区深入实施“互联网+铸牢”行动,充分发挥互联网最大增量,拍摄发布“贺兰山下 石榴花开”西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纪实、“王菊茹结亲互助 用爱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小石榴开讲啦”等宣传视频14部,持续创作手绘长图累计49期,展现“半条被子”“单家集夜话”等“一家亲”的鲜活故事。同时,通过拍摄传统节日活动、非遗文化展示、民族团结故事等多个主题,多角度展示辖区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生动画面,让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故事飞入云端万户。
听到孩子呼唤“干妈”,文昌路街道共享社区居民王菊茹笑得格外开心。在她心里,这个称呼已经超越了血缘,成为她与各民族孩子间的情谊桥梁。
2015年以来,王菊茹与北方民族大学10个不同民族的大学生结亲互助,被亲切地称为“宁夏妈妈”,2024年9月,她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
西夏区深入拓展结亲互助品牌,推动辖区1个企业、6个街道、66户模范家庭与84名高校学生结对认亲,共享社区“石榴籽红 共产党亲”项目入选全国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试点项目。培育“680爱心联盟”“同心联盟”“580我帮您”等特色品牌12个,“石榴花开兴洲红”“红石榴帮帮团”等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为各族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搭建起了民族团结“连心桥”。(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