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周至密码”

解密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周至密码”

来源:鲁网 2025-08-27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7日,西安邮电大学一支由11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周至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党委副书记陈刚科的引领下,先后走进周至县两大特色旅游打卡点——周至水街与周原路的喜鹊咖啡、喜鹊驿站民宿,深入探寻地域文化魅力与乡村发展新貌,解码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周至密码”。

周至水街——生态与文化交织的4A级景区

上午10点,团队首站来到周至水街。这座在原沙河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水景街景,既是4A级景区,也是周至县文旅融合的典范。青石板路上流水潺潺,两岸关中特色民居错落有致,悠悠小船在水面荡漾,浓厚的民间乡土风情扑面而来,让师生们沉醉其中。

陈刚科副书记为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水街的发展历程、特色文化及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深入了解了水街如何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将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

参观中,师生们各有感悟。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刘书言同学感慨道:“水街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模式让我大开眼界,这让我意识到不同领域知识可以相互融合,未来我也要在专业领域探索创新应用。”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陈佳璐同学则用镜头捕捉着水街的每一处美景与同学们的精彩瞬间,她表示:“要通过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周至水街的魅力。”指导老师也引导大家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维度思考水街发展模式的影响,鼓励同学们将所见所感与专业学习结合。

喜鹊咖啡与民宿——秦岭山乡的时尚文旅地标

下午4时30分,团队前往秦岭北麓静谧的周原路,探访当地新兴文旅地标——喜鹊咖啡与喜鹊驿站民宿。

步入喜鹊咖啡,富有设计感的空间将山野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独特的风格瞬间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大家不仅被美学空间打动,更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产业,选购3杯特色咖啡,用每一口醇香传递对当地创业者和农户的支持。

随后,师生们系统考察了咖啡馆与民宿的运营模式、空间布局、客源构成及与在地文化的融合深度,并通过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向运营者与潜在访客收集第一手资料,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与发展挑战。

座谈交流:解码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力量

调研尾声,一场富有启发的座谈会在喜鹊驿站举行。陈刚科副书记结合全县文旅发展规划,阐述了喜鹊项目与水街在激活乡村资源、带动村民增收方面的示范意义。喜鹊咖啡与民宿的创始人分享了从理念萌芽到落地运营的创业历程、当前发展成效及未来展望。师生们专注聆听、积极提问,围绕两大打卡点的文旅融合路径、可持续发展模式等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实践活动,是西安邮电大学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从周至水街的生态文化融合,到喜鹊咖啡与民宿的山野美学创新,师生们深刻感受到文旅融合对乡村振兴的强大驱动力。这些特色旅游打卡点不仅为周至县注入了发展活力,也为高校服务地方、赋能乡村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西安邮电大学将持续鼓励青年学子运用专业知识,为周至县文旅产业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齐梦茜 刘书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