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勘勘”上线 长沙探索“数字建档+活化利用”

数字人“勘勘”上线 长沙探索“数字建档+活化利用”

来源:华声在线 2025-08-26 15: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小友你好,欢迎来到文昌阁,我是你的数字向导‘勘勘’,我们现在所在的是文昌庙花厅……”近日,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市勘测院”)推出“一分钟秒懂历史建筑(文保)”科普视频,采用数字人“勘勘”带领观众移步换景,沉浸式“游览”三维重建中的文昌阁。

(视频截图)

在实景三维技术精准还原下,文昌阁内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在视频中清晰可辨,就连雕花纹路、石碑磨损皆与实体建筑别无二致,让人在屏幕前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作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市勘测院积极探索出一条“规划保护+数字建档+活化利用”的特色路径,让沉默的历史遗存焕发新生机,真正实现“让历史会说话”。

市勘测院依托无人机倾斜摄影、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室内全景影像采集等“空地一体”测绘技术体系,目前已高标准完成了城北堂、文昌庙花厅、西文庙坪街区、太平街街区等重点历史资源的数字化建档工作。通过点云模型、单体化实景模型、平立剖等多维度数据整合,逐步形成“从简略到典型、从典型到全面”的递进式保护测绘技术路线,为历史建筑建立科学完备的数字身份档案,夯实保护管理的数据根基。

(文昌阁单体化模型及平立剖图 长沙市勘测院供图)

依托扎实的数字基底,市勘测院积极探索历史资源的当代表达。聚焦科普宣传与专题展示,创新打造“一分钟秒懂历史建筑(文保)”特色模块,引入“数字人”IP担任文化解说员,以生动鲜活的视听语言拆解建筑密码,让砖瓦间的历史故事跃然屏上。这种虚实结合的传播方式,既保留了文物的历史厚重感,又赋予其现代传播活力,使传统文化更贴近大众认知。

未来,市勘测院将持续深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深耕技术创新与文化挖掘,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贡献更多智慧方案。通过完善数字建档标准、拓展活化利用场景、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历史遗存不仅“可阅读”“会说话”,更能成为市民触摸城市记忆、感知历史温度的文化载体。

(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 通讯员 王嘉骥)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