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话和合——津门古渡喜迎“上合时刻”

天津,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底蕴厚重、开放创新的城市,正以崭新的风貌迎接“上合时刻”。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也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

跨越山海话和合——津门古渡喜迎“上合时刻”

来源:新华社 2025-08-26 09: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

天津,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底蕴厚重、开放创新的城市,正以崭新的风貌迎接“上合时刻”。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也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

继上海、北京、青岛之后,天津成为第四个举办上合组织峰会的中国城市。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天津将见证上合组织国家不同文明的交融与共鸣。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擘画上合组织发展蓝图,凝聚“上合组织大家庭”合作共识,推动组织朝着构建更加紧密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阔步迈进。

迎接“上合时刻”,天津准备好了!

津沽新颜,尽展东道之谊

这些天,行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天桥横幅、沿街彩色道旗上,“2025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相约上合”等标识格外醒目;“友谊之花”的雕塑“绽放”在城市中心的公园里,静候八方宾朋……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道路旁的路灯上悬挂着“2025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标识(2025年8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全力办好峰会成为国家赋予天津的重大外交使命,也是天津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与活力的绝佳契机。

从600多年前设卫筑城的京畿门户,到如今的开放发展高地,天津依河傍海,自古便是连接南北、沟通中西的枢纽。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天津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秉持简约、集约、节约的办会理念,天津不断优化提升城市的各项功能,场馆、场站、酒店、市容环境焕然一新。“举全市之力把这次峰会办好”,是天津敞开怀抱喜迎远方客人的承诺。

作为天津的母亲河,海河已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光影长廊”。夜幕降临,华灯璀璨,随着“海河之夜”灯光秀常态化开启,两岸的建筑、桥梁与码头被悉数点亮。光影之下,这座城市的浪漫美丽让人流连忘返。这背后是天津今年以来对217栋建筑、14座桥梁、8.2公里岸线以及7座码头光环境的精心治理。

天津海河夜景(2025年8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会期临近,提升后的场馆庄重大气。步入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S2展厅新闻中心,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等功能区一目了然,为媒体提供广播电视、新闻发布、官方图片、峰会资讯、科技文化展示、餐饮及交通等全方位服务。

为迎接峰会到来,天津还精心打造了文化游、科技游等多条城市参访路线,以便让嘉宾在实地参访中感受上合精神、中国气派和天津特色,在与市民的交流中增进情感连接。

从优化礼宾、接待、酒店、餐饮、出行、医疗、翻译等服务链条,到细化车辆、通信、气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城市运行等会务保障……“绣花功夫”里,天津做好保障峰会的周密安排。

“我们紧紧抓住峰会在天津举办这次重大机遇,不断细化完善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做好了承担这场国际盛会的各项准备。”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天津市筹备办执行副主任于鹏洲说。

携手同行,共谋合作机遇

初秋,一列满载货物的中亚班列在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整装待发,准备驶向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

从早年“几天一班”到如今“一日多趟”,从食品、原材料到涵盖汽车配件、电器商品等多元品类……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机务段驾驶员李庆全见证了“钢铁驼队”的升级扩容。他所在班组去年顺利完成170余次运输任务,安全运行3万多公里。

2025年首列天津港经霍尔果斯直达塔什干的中亚班列从天津港物捷三堆场发车(2025年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渤海之湾,纵横交汇,天津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意义独特而重要。

“天津正不断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能级,加强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天津市副市长王秀峰说。

物流往来架起互通之桥。从陆向看,2013年到今年7月底,天津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超过7300列,班列联通的欧亚国家和地区拓展至25个,其中包括6个上合组织国家;从海向看,截至今年7月,天津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超过140条,同全球500多个港口保持着航运贸易往来。

更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正在拓宽共赢之路。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里,智能滴灌设备在流水线上渐次成型,不久后它们将被运往异国田野。公司负责人说,公司参与共建中哈旱区高水效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政府共建1400公顷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在天津的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监控生产车间的智能制造系统(2025年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一条从天津始发的“数字纽带”,也在联通更多上合组织国家。不久前在天津举办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中乌电商生态体系等12个合作项目签约。据统计,去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3.2万亿美元。

参会嘉宾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体验操控人形机器人(2025年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物理空间”被不断拉近,合作领域正不断拓宽,民心相交也愈发密切。

作为中外人文交流和世界职教合作知名品牌,鲁班工坊为上合组织国家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天津已在8个上合组织国家建设10个鲁班工坊。

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实训教室,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设备(2025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喜迎盛会,擘画未来图景

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新朋老友如约而至,聚首中国海河之滨,携手共商上合大计。

天津站后广场一景(2025年8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一年来,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口号,中方实施完成100多项主席国活动,推动上合组织在议事机制、合作模式、常设机构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也大大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理事会会议、联合反恐演习等成功举行,数字技术培训、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等活动相继举办,青年发展论坛、妇女论坛、电影节、电视节等人文领域交流蓬勃开展,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8900亿美元……“上合大家庭”不断共创发展机遇,拉紧心与心的纽带。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一景(2025年8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一路携手同行,一路硕果累累。

成立24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的“大家庭”。国际社会见证中国携手各方不断推动上合组织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为组织发展壮大、发挥作用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动力。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于黄浦江畔宣告成立,掀开国际关系史崭新一页;2006年,上海再迎盛会,为区域合作描绘崭新愿景;2012年,上合组织北京峰会顺利举行,全面深化和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正式写入青岛宣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当上合组织峰会第五次在中国举办,世界愈发充满期待。分析人士指出,天津峰会的规模超过历届,充分说明各方对中方主席国工作的支持,彰显出上合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不断扩大。

擘画蓝图,凝聚共识。

共同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通过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的一系列成果文件……天津峰会预计达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必将在上合组织发展进程中再一次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天津之约,如期而至。

人们相信,天津峰会必将成为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峰会,推动上合组织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树立上合组织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