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片《独龙族的春天》谱写少数民族脱贫史诗 探索新时代电影创新

献礼片《独龙族的春天》谱写少数民族脱贫史诗 探索新时代电影创新

来源:鲁网 2025-08-25 16: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日前,主旋律电影《独龙族的春天》在北京隆重首映。该片以云南省怒江州独龙族整族脱贫的真实历程为创作蓝本,通过电影艺术生动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发展奇迹。影片通过少数民族小人物的传奇故事折射时代变迁,兼具故事性、艺术性和民族风情,为2025年的影片市场注入一股清流,获得多位影评人盛赞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和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探索与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

独具匠心 以报党恩为主旨打造 76周年重磅献礼

独树一帜 首拍独龙族 “一步跨千年” 脱贫奇迹

《独龙族的春天》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反映独龙族生活面貌的电影,全方位展示了古老偏远的独龙族在精准扶贫政策下“一步跨千年” 的历史奇迹。鲜少见诸报道的独龙族,是我国 28 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曾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生活在险远之地,岩栖穴处、刀耕火种,经常食不果腹。近年在精准扶贫政策下,从“户户通电”工程点亮独龙江大山深处,到独龙江公路的贯通让天堑变通途,独龙族全面实现整族脱贫,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独龙族的春天》独树一帜地将独龙族的脱贫故事搬上大银幕,以恢弘的历史画卷,展现了独龙族的惊艳巨变,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民族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也为 2025 年的华语电影市场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独辟蹊径 小人物传奇人生成历史鲜活注脚

影片摒弃宏大叙事套路,独辟蹊径地以小人物的人生传奇为主线,重点讲述了出生在西南边陲独龙江边独龙族一个传统原始部落孔氏家族后人孔敢跨越50年的人生故事。孔敢小时候梦想走出横断山脉寻找幸福希望,多年后他重回故土寻母,以一个普通基层共产党员的身份在脱贫攻坚中献计献策、发光发热。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年幼时在危急中被解放军解救,老年时病危又被解放军医院成功救治,两次获得新生。影片通过孔敢"50年寻母"的情感主线,巧妙串联起军民鱼水情、母子情深、脱贫攻坚三个维度的人生故事。这些小人物的命运轨迹,成为了中华民族改天换地的时代变迁的鲜活注脚。

此外,影片还刻画了多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主动求变的少数民族群众等多元角色,展现了扶贫一线众生相。无论是克服语言障碍的沟通细节,还是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路的实践过程,都以 “小人物” 的奋斗折射 “大时代” 的担当,让观众从具体人物的成长与蜕变中,读懂脱贫攻坚事业的艰辛与伟大。

独出心裁 兼具民族风情与戏剧性提高主旋律电影可看性

《独龙族的春天》在艺术创作上大胆创新,兼具民族风情与戏剧性。影片就像一个大银幕版的 “独龙族博物馆”,将独龙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如传统服饰、饮食习俗以及古老的民间传说等展现得淋漓尽致。配乐上更是创造性地将西洋乐器与独龙古调同频共鸣,还有《酒歌》《探亲歌》等独龙族民歌融入其中。同时,影片的拍摄地点选在独龙族聚居地独龙江乡,那里的美丽风光也为影片增色不少,观众可以在欣赏电影的同时,领略到独龙江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有这些都为影片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影片为提高主旋律电影可看性,还增加了很多戏剧性的激情演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例如,年幼的孔敢在危急中被解放军解救与老年的孔敢病危被解放军医院成功救治,两次获得新生,让人思绪万千、感慨万分;孔敢寻母的故事,也充满了戏剧性。影片在拍摄、表演、视觉、音乐等方面可圈可点,做到了寓教于乐,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主旋律电影的魅力。

情有独钟 刻画跨越山海帮扶情谊礼赞中华民族共同体

影片除了展现山寨变迁、人物命运,还重点描绘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扶贫过程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从政策帮扶到情感交融的细腻刻画,展现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的生动图景。这些跨越地域、文化的互助故事,不仅是脱贫攻坚的缩影,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时代实践中的鲜活生命力。电影《独龙族的春天》不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以影片为支点,把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构建了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把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让全世界感受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看到新时代的中国力量。

重磅献礼,深情礼赞!口碑佳作《独龙族的春天》10月将映,正如影片出品人沙溪所说,主旋律电影只要扎根人民、扎根时代,便能既有 “筋骨” 又有 “温度”,既能传递主流价值,又能赢得观众喜爱。

 

注:此文属于中国日报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