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模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

8月22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公司旗下所属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大榭石化)在浙江宁波全面建成。

我国规模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2 15: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22日电(记者 郑欣)8月22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公司旗下所属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大榭石化)在浙江宁波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浙江宁波)建造完成,对推动国家重质油高效转化、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10亿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建项目,其核心生产装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主要生产聚丙烯等高端化工用品,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

多年来,大榭石化聚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链价值,构建起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从传统燃料生产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跨越式发展。此次投产的核心装置——32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套重质油直接转化制聚合级烯烃装置,其生产的高纯度乙烯和丙烯,是加工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化纤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最基础原材料,维系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该装置投产后,大榭石化烯烃产能达到180万吨/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的核心装置采用全新生产工艺,相比传统工艺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30%以上,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极大提升了重质油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炼油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对优化我国石化原料结构、降低单套烯烃产品的碳排放具有深远意义。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因核心设备反应器、再生器的封头直径为国内最长,且呈碗状结构,给吊装作业带来极大困难。针对此难题,项目团队首创“仰脸衬里施工技术”,将直径21米(约7层楼高)、重1145吨(相当于200头成年非洲象重量)的巨型钢铁碗先翻身吊装至25米高空,再由施工人员钻进两器内部进行“仰脸”衬里施工。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衬里材料及分块浇注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作业先施工、后吊装易造成两器封头变形、衬里开裂等顽疾问题,使工期直接缩短90天,刷新了国内两器吊装工期最短纪录,为国产大型石化装备建设树立了业界新标杆。

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核心化工工艺与装备自主建造能力,引领石化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为宁波建设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助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了海油力量。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