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22日怀化讯 8月21日是侵华日军投降代表抵达湖南省芷江县向中国军民投降80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由抗战老兵捐赠的历史照片及作战地图在芷江首次公布,为人们回溯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945年8月21日,对于芷江这座湘西边陲小城而言意义非凡,当日侵华日军投降代表飞抵此处,向中国军民无条件投降,芷江也由此成为了中国战区总受降地,被永远载入史册。
本次公布的照片及作战地图内容丰富,分为四个部分,共计16张。
其一是关于二战空军基地芷江机场的影像,航拍图中,芷江机场在山河间清晰呈现,跑道、设施布局彰显战略地位。空军汽车分队的老照片里,整齐车队与军人身姿,见证后勤保障力量;营房影像还原当年驻军营区场景,质朴建筑承载着空军将士的坚守。而停在芷江机场的P-51野马战斗机照片,更是将时光拉回烽火岁月,这些战机曾翱翔天际,守护空域、出击作战,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芷江,在抗战时期凭借空军据点的关键角色,成为抗击侵略的空中堡垒。这些影像,不仅是历史的直观记录,更让后人得以触摸先辈们的热血与奉献,铭记芷江为抗战胜利作出的独特贡献,传承不朽的抗战精神,激励当代人珍视和平、砥砺前行,让历史荣光永续闪耀。
其二是芷江保卫战的相关战绩照片。照片中,整齐排列的枪支、弹药、钢盔等战利品令人震撼,被俘日军士兵与缴获的战马画面,直观地展示了芷江保卫战的辉煌成果。芷江保卫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共击伤击毙日军28174人,俘虏敌军449人,缴获战马3447匹、火炮24门、步枪1333支及军用物资24吨。战至6月初,全线战斗接近尾声,被分割的日军纷纷缴械投降。芷江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芷江保卫战又称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重要战役,其胜利重挫日军锐气,对加速日军投降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三是二战时期飞虎队所使用的作战地图。这张地图以芷江为空间中心,详细描绘了飞虎队在该地区的飞行作战半径。通过这张精确的作战半径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当时飞虎队在二战期间的飞行作战范围,以及他们可能采取的行动路线。这张地图不仅展示了飞虎队在空中的作战策略,还反映了他们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战术运用。通过这些详细的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飞虎队在二战中的贡献和他们在空中作战中的重要性。
其四是芷江受降的珍贵瞬间,有日本降机降落芷江机场的画面,也定格了受降仪式现场日军代表签署投降文件等庄严场景,让人们能透过影像去真切感受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入挖掘抗战历史文化,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特以此次公布历史照片为契机,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相关历史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芷江受降、湖南抗战、飞虎队援华等历史事件的照片、文字记载及影像素材(相关资料可发送至邮箱:zgrmkrzzslsxjng@126.com)。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黄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