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234国道省界检查站,专卖稽查员董志抹了把额头的汗,凭借敏感的嗅觉,打开后备箱的行李箱,一条条非法卷烟呈现出来。这条线索来自20公里外太平镇零售户老张的举报“有辆挂外地牌照的小车在街上收烟,看样子不是头一回,各品规价格熟得很!”。48小时后,一条跨省非法贩烟链条被彻底斩断,稽查队员已顶着高温奔赴下一站普法——这正是枣阳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为民”的生动缩影。
理念破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深刻转型
“检查太频繁影响经营!”“电子烟新规看不懂被罚得冤!”2025年4月,枣阳市烟草专卖局一场特殊的“恳谈会”上,零售户代表的犀利批评直击执法痛点。这场“红脸出汗”的对话,源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的深入落实,更成为枣阳烟草刀刃向内改革的序幕。
枣阳局迅速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启动“三转行动”重塑执法理念:降低“市场净化率”考核权重,将“群众满意度”纳入核心指标;组建“法务帮帮团”,为零售户提供“体检式”合规辅导;推行执法回访“好差评”制度,满意率直接挂钩个人绩效。一系列举措直指“重管理、轻服务”的痛点,让执法重心从“管市场”转向“惠民生”。
在七方镇烟草专卖管理所,墙上的“民生需求矩阵图”清晰标注着群众痛点与解决方案。针对“政策不清”,该局向广大卷烟零售户和社会群体发放宣传单,宣传近年来卷烟打假打私成果,烟草专卖政策法规,释放烟草专卖打假打私强烈信号,引导零售户守法诚信经营,2025年以来本地零售户违规率下降30%;针对“举报不便”,面向广大群众,发放印有举报电话的扇子、水杯等物品,设立26个村级“烟草哨点”,线索量提升40%,查获“双五”案件16起,同比增长77.78%;针对“办事繁琐”,推行“掌上办+上门办+容缺办”服务,目前零售户门店装修还未完毕,专卖人员就会上门做好帮扶指导工作,现场指导网上办理、上门收集资料,承诺“五日办结”,并送证上门,实现零售户“零跑腿”,好评率达100%。
“过去见专卖车就心慌,现在他们是帮我们经营的‘好帮手’!”——兴隆镇零售户张光梅的话语转变道出执法生态之变。
实践创新:让法治温度直抵民心
走进枣阳市北城办事处书院街,每家店铺门口的“信用等级公示牌”格外醒目。这是枣阳烟草推行“四级信用管理”的创新实践:A类守法经营户享受“免检免扰”,B类轻微违规户接受“预警辅导”,C类一般违规户列入“一般监管”,D类严重违规户纳入“重点监管”。2025年以来,该局依法取消19户经营资格,无一异议,信用杠杆让守法经营成为共识。
“四诊法”温情执法更让法治温度可触可感。“坐诊”化解许可纠纷,汉城西市零售户马女士曾举报隔壁40米新开副食店违规办证,所长陈艳锋耐心解释退役军人间距减半政策,用“做生意靠服务而非距离”的道理解开其心结;“出诊”破解校园清退难题,北城零售户高女士因店铺位于新增幼儿园“红线”内抵触搬迁,枣阳局三级干部轮流上门主动作为,帮她找到租金低、地段好的新址,最终她自愿签字歇业;“会诊”整治“人情案”,整合纪检、检察、内管等多部门开展《专卖执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专项行动,筑牢廉洁防线;“复诊”帮扶受罚户,对26户停业整顿商户启动“法润枣阳”行动,通过宣教、辅导、评估三步法助其合规经营。
机制护航:筑牢执法为民“四梁八柱”
执法规范化离不开制度保障。枣阳烟草构建起立体监督网:专卖人员执法全程用记录仪“云端存证”,管理人员可实时纠正违规言行;在零售户中聘任“清廉监督员”,严防“吃拿卡要”。同时亮出问责“三把尺”:“六个严禁”高悬头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办法》划清红线,“一案三查”(查程序、查廉洁、查效果)确保执法质效。
共治生态更让执法力量倍增。联合检察院、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等成立“无烟校园守护团”,定期清查校园周边“红线”售烟行为;与河南唐河县烟草局共建“毗邻法治走廊”,深入省界农村开展主题党日与打假普法,筑牢边界防线。
枣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姜建军自豪地说:“从‘冷硬管理’到‘暖心服务’,枣阳探索回答了‘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的时代命题!”
法之所向,民之所盼。执法为民,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化解在街头巷尾的每处矛盾、流淌在田间地头的每滴汗水、铭刻在百姓心头的每份信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