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浇筑钢铁“长龙”

汗水浇筑钢铁“长龙”

来源:鲁网 2025-08-19 11: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清晨六点,太阳刚崭露头角,阵阵江风带来一股难得凉意,吹向刘民豪和工友。今天他们要对闽江源头的第一座钢梁特大桥——双塔特大桥进行检修。

刘民豪是国铁南昌局南平工务段南平南路桥车间钢桥养修工区工长,所在的工区负责对外南、峰福和鹰厦等3条线路上的7座钢梁桥进行维修保养。其中外南线是联络鹰厦线和峰福线的重要通道,每天通过列车30余趟,承担着南来北往的旅客列车和电煤运输重要交通任务,对便利百姓出行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塔特大桥矗立在外南线末端,是7座钢桥中最险峻的一座。

双塔特大桥是明桥面,桥枕直接铺设在两根纵梁上,脚底下就是闽江奔腾的河流。桥面离江面有20米左右,桥梁顶端则有40余米高差,一块小小的石砟落在江面,都能砸出很大的水花。进入三伏天后,钢结构的导热性增强,在烈日暴晒下,桥面、钢轨、检修平台的温度达60余度,宛如一座巨大的“烤炉”。

8时左右,现场干的一片火热。刘民豪和工友们手握检查锤,对木桥枕、护木和螺栓等关键部位逐一进行敲击检查。当听到设备清脆而干净的正常声音时,他就敲击下一处。当听到低沉的嗡嗡声时,他就拿出石笔,在桥枕上做上病害记号,方便后面的工友核对记录。在高温的烘烤下,短短十几分钟,刘民豪的工服就被汗水湿透。

双塔桥上566根枕木,一天下来,刘民豪需要弯腰敲击1万余次。“我们每天要带3升多的水,一个上午还不够喝。”刘民豪擦了把汗说到。夏季的风带着高温烘干了工服,剩下一层厚厚的盐痂。

桥枕直接支撑着两根钢轨,桥枕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作业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辨别敲击手感和设备发出的声音,判断桥枕的好坏。上午10点,太阳炙烤着桥面,刘民豪和工友们干的热火朝天,“大家再坚持一下,把最后一孔桥枕检测完,我们就回去喝绿豆汤!”。

说罢,刘民豪和工友又弯着腰,对桥枕和道钉等关键部分进行敲击检查。上午11时,随着最后一颗螺栓敲击完成,刘民豪和工友利索的收拾好工机具,顶着烈日返回工区。“只有把桥修好了,让大家安安全全回家,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刘民豪笑着说。(吴志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