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太阳刚崭露头角,阵阵江风带来一股难得凉意,吹向刘民豪和工友。今天他们要对闽江源头的第一座钢梁特大桥——双塔特大桥进行检修。
刘民豪是国铁南昌局南平工务段南平南路桥车间钢桥养修工区工长,所在的工区负责对外南、峰福和鹰厦等3条线路上的7座钢梁桥进行维修保养。其中外南线是联络鹰厦线和峰福线的重要通道,每天通过列车30余趟,承担着南来北往的旅客列车和电煤运输重要交通任务,对便利百姓出行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塔特大桥矗立在外南线末端,是7座钢桥中最险峻的一座。
双塔特大桥是明桥面,桥枕直接铺设在两根纵梁上,脚底下就是闽江奔腾的河流。桥面离江面有20米左右,桥梁顶端则有40余米高差,一块小小的石砟落在江面,都能砸出很大的水花。进入三伏天后,钢结构的导热性增强,在烈日暴晒下,桥面、钢轨、检修平台的温度达60余度,宛如一座巨大的“烤炉”。
8时左右,现场干的一片火热。刘民豪和工友们手握检查锤,对木桥枕、护木和螺栓等关键部位逐一进行敲击检查。当听到设备清脆而干净的正常声音时,他就敲击下一处。当听到低沉的嗡嗡声时,他就拿出石笔,在桥枕上做上病害记号,方便后面的工友核对记录。在高温的烘烤下,短短十几分钟,刘民豪的工服就被汗水湿透。
双塔桥上566根枕木,一天下来,刘民豪需要弯腰敲击1万余次。“我们每天要带3升多的水,一个上午还不够喝。”刘民豪擦了把汗说到。夏季的风带着高温烘干了工服,剩下一层厚厚的盐痂。
桥枕直接支撑着两根钢轨,桥枕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作业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辨别敲击手感和设备发出的声音,判断桥枕的好坏。上午10点,太阳炙烤着桥面,刘民豪和工友们干的热火朝天,“大家再坚持一下,把最后一孔桥枕检测完,我们就回去喝绿豆汤!”。
说罢,刘民豪和工友又弯着腰,对桥枕和道钉等关键部分进行敲击检查。上午11时,随着最后一颗螺栓敲击完成,刘民豪和工友利索的收拾好工机具,顶着烈日返回工区。“只有把桥修好了,让大家安安全全回家,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刘民豪笑着说。(吴志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