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推行“以师带徒”长效机制,发挥管理和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在技能传承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为咸丰烟草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师带徒传薪火:技术在言传身教中赓续
“上下晾烟架别重叠,得让热气流通开,这样烟才能烤得匀。”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高乐山烟叶收购站组长谢参洪一边指导烟技员王舟操作,一边叮嘱着关键细节。
“好技术得传给年轻人,企业才有后劲。”谢参洪的话道出了传帮带的意义。在王舟眼里,从事调制工作数十年的谢参洪是不折不扣的“技术大拿”,“自己摸索十年,不如跟着师傅学一年。他把实战经验和理论揉在一起教,我们少走太多弯路。”
每年生产季,像谢参洪这样的老师傅们总会活跃在田间烤房。他们不只是手把手教技术,更会给徒弟“压担子”——让年轻人独立处理问题,再从旁指点优化。“烤烟就像解数学题,找对方法得靠十几年的功夫。”谢参洪常这样点拨王舟。
在咸丰烟草,这样的“老手”还有许多,他们将多年打磨的技能、独到的经验,连同那份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一茬茬传递给后辈,让技术在传承中不断精进。
匠带兵助成长:精神在耳濡目染中传承
“谢师傅教我的不只是技术,更有那股精益求精的劲儿。”王舟说,跟着师傅学习,他渐渐明白:技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是支撑成长的底色。
在咸丰县的基层烟站,这些老师傅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最好的“教材”。对每道工序凝神聚力,对每个细节较真到底,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老师傅做榜样,年轻人更要拼。”这种敬业专注的精神,正通过传帮带渗透到年轻职工心中。
如今,咸丰烟草的青年一代正以老师傅为标杆,既潜心钻研业务技能,更用心传承敬业精神。在“师带徒”的良性循环中,技能与精神双重传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王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