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青山铸忠魂——追记廉江抗日游击队员、地下交通员黄元芬

血染青山铸忠魂——追记廉江抗日游击队员、地下交通员黄元芬

来源:鲁网 2025-08-18 13: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导语】在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花平水村委会瓦窑埇村,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承载着一段不朽的红色记忆。76年前,这里的主人——乡村教师黄元芬,因掩护共产党抗日游击队,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年仅37岁。他的一生,是“三尺讲台育星火,一生忠骨守山河”的真实写照。而也得益于他的杰出贡献,20世纪90年代瓦窑埇村也被评为革命老区村庄,也被列为革命时期的交通联络站点。近日,走访黄元芬故里,探寻这位地下交通员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

湛江市老促会领导过来了解青平地区革命斗争历史,并在瓦窑埇村合影留念

从教书先生到革命尖兵:赤心向党的觉醒之路

1911年10月,黄元芬出生在廉江青平镇瓦窑埇村一个贫寒家庭。因天资聪颖,他成为村里少有的“读书人”,并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然而,1942年的一个夏日,他的命运因一次秘密会面彻底改变。

“经廉江青平金屋地老区党组织工作站曹文如介绍,黄元芬加入了廉江抗日战争游击队。”知道内情的“五老”人员杨家谦(已去世)回忆道。因黄元芬妻子与当时的原中共金屋地支部书记曹文如为同村乡邻,黄元芬家也就成了其中的一个联络点。彼时的青平地区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黄元芬不仅以教师身份掩护革命活动,更将自家三间房屋改造成“花平水瓦窑埇抗日游击队联络站”。

湛江市老促会名誉会长梁平(左四)、理事陈力、副秘书长吴常春等一行专程到黄元芬家里了解其革命事迹

据当时参加革命的五老人员回忆,这个简陋的联络站,曾是游击队员秘密开会、制定作战方案的重要据点。黄元芬参与学习文件、研究战术,并带领乡亲们宣传抗日,揭露日军暴行,吸引大批村民加入抗日队伍。“他不仅教我们读书,更教我们做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年受他影响的五老人员邓洪堂(现年99岁)仍记忆犹新。

湛江市老促会名誉会长梁平(中间)与黄元芬幼子黄广富(左一)合影

智勇双全的地下交通员:生死线上的坚守

1945年抗战胜利后,斗争转向国民党反动派。黄元芬继续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负责情报传递和游击队联络工作。

1948年农历十月,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在瓦窑埇上演。因同村叛徒出卖(该叛徒后被审判枪决),国民党军队得知游击队员曹文如等人在村中活动,立即派兵搜捕。危急关头,正在放哨的黄元芬和黄锡福发现敌情,冒着生命危险通知曹文如等人撤离。“他们刚走,敌人就冲进来了!”黄锡福回忆道,“黄元芬为了掩护大家,差点被敌人抓住!”正在和游击队员开会的曹文如等人,急忙撤离会场,向村面前垌走去,不慎丢失了手表,邓洪堂在匆忙撤离中也丢失了手枪,幸好被黄锡龙发现,走去拾手枪并用稻草遮盖。

然而,敌人恼羞成怒,对村民疯狂报复——抢夺财物、宰杀牲畜,黄元芬家中存放的大米、银元被洗劫一空。更令人发指的是,因叛徒指认,黄元芬被当场逮捕。

铁骨铮铮不屈服:酷刑下的忠诚

被捕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黄元芬严刑逼供,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游击队情报。“敌人问他曹文如等人的下落,他宁死不说!”村中老人回忆道,“他们把他打得遍体鳞伤,鲜血直流,但他始终咬紧牙关!”

见酷刑无效,敌人将黄元芬拖至村南面荒岭,继续折磨他至深夜。当敌人离去时,黄元芬已奄奄一息。次日清晨,路过的多别村村民曹宁熙发现了他,立即将他背回家中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黄元芬壮烈牺牲。

“他至死都没有出卖一个同志。”事后原中共金屋地支部书记曹文如曾多次向战友们讲述这段往事,表示黄元芬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以前并肩作战的战友“五老”人员邓洪堂时常还会回忆起黄元芬为国捐躯的往事

英魂不朽,精神永存:被历史铭记的烈士

黄元芬牺牲后,战友们始终惦记着他的家人。20世纪60年代,曹文如还特地委托老领导罗万有、廉江县人民检察院原领导黄培岳等4人,前往瓦窑埇慰问黄元芬遗属。“他们坐了整整三个小时,聊革命、聊牺牲,还承诺要照顾好烈士后人。”黄元芬的亲属黄广富回忆道。

邓永堂回忆起当年受曹文如委托带罗万有、廉江县人民检察院原领导黄培岳等人去探望黄元芬遗孀的历史

77年过去,黄元芬的故事仍在青平大地传颂。在黄元芬的旧居前,老屋已然破旧不堪,但是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当年游击队员秘密商议的身影,听到黄元芬给孩子们讲述抗日救国的声音。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信仰——即使身处黑暗,也要用血肉之躯点燃希望的火种。今天,我们铭记黄元芬,不仅是缅怀一位烈士,更是传承一种精神:在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人愿意挺身而出,以血肉铸就山河无恙。

黄元芬后人黄锡龙逢年过节都受到廉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慰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