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18日电(记者 李静)近日,在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主办的“城心守岁月——共绘中国式养老新图景”主题沙龙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锁凌燕指出,当前中国保险业面临一个重要课题,即如何随着社会进步持续发挥保险的重要作用。
她表示保险业需要关注居民的非财务风险。如果保险业能够在提供传统金融服务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关联服务以化解消费者焦虑,能在一定程度上给长寿社会贡献“保障密码”。
锁凌燕认为,“保险+”范式的核心逻辑在于为银发岁月提供三重保障,包括资金保障、服务保障和效率保障。
“中国银发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显现出与相关产业融合加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集聚发展态势明显等阶段性特征,技术变化值得关注。” 锁凌燕建议,保险人的角色应该复合化,保险业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与服务,积极推动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