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

8月15至19日,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和港澳台相关单位推荐的35个少年组代表队,全国学会推荐的22个青年组代表队以及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8个国际代表队近700名代表参加。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 2025-08-17 15: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17日电(记者 李梦涵)8月15至19日,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和港澳台相关单位推荐的35个少年组代表队,全国学会推荐的22个青年组代表队以及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8个国际代表队近700名代表参加。

本届大赛在参赛对象、组织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幅改革。不再接受低龄段少年儿童参赛,重点面向15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群体开展;通过广泛汇聚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优质赛事资源,打造青少年科技竞赛矩阵;不再对选手创新作品进行评价,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着重考察选手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现象,确保竞赛公平公正。通过改革,打造有组织成体系开展青少年科研训练、托举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平台,以赛促训、以赛带练、以赛会友,发现和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助力实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

本届大赛在内容设计上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强化价值引领。将"勇担时代使命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大赛活动主线,举办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展,邀请科研领域高水平专家和企业届杰出代表为参赛选手作主题讲座和分享交流,围绕国家科技战略方向和科研产业一线"真问题"设计科技挑战任务,组织参赛选手到科技企业感受"中国创造"的生动实践,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设计闭幕活动,使参赛青少年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和中国科学家创新成就,坚定科技报国志向。

二是做好青年人才持续托举。着眼于做好大赛"后半篇文章",首次实施"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40家央国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基金会等在大赛期间举办"双选会",为优秀选手提供赛后学术交流、实习实训、研学参访、岗位就业等支持,探索建立从校园到社会的连续支持机制,推动大赛从"短期人才发现"向"长期育人生态"转变。

三是突出科创实践。首次举办现场科技挑战任务,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等学科领域国家科技战略和科研产业一线"真问题",设计动手实践挑战任务,并按青年组和少年组分别设置考察点和评价标准,通过量化测评对选手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考察。

四是助力内蒙科教发展。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面向全区科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和副校长等群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分类分级常态化开展能力提升行动,探索建立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科教活动等长效合作机制。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面向国内15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举办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发现和培养活动,创办于1982年,其前身是1979年由中国科协牵头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邓小平同志为展览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经过数十年发展,大赛已成为国内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活动。2025年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内蒙古科协、内蒙古科技厅、内蒙古团委、内蒙古妇联、内蒙古工业大学、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