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走抗联路实践团赴吉林、黑龙江开展红色主题实践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走抗联路实践团赴吉林、黑龙江开展红色主题实践

来源:鲁网 2025-08-15 16: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寻访抗联迹,传承英雄魂”实践团圆满完成了赴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17天的行程里,成员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悟信仰,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

实践团首站走进吉林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成员们手捧花篮缓步敬献,凝视着馆内一件件承载着历史温度的文物,耳畔仿佛回荡着杨靖宇将军与抗联将士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的呐喊。极端困境中,将士们用生命诠释的坚定信仰与牺牲精神,如重锤般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离开通化,实践团冒雨深入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沿着崎岖泥泞的山路探寻红军医院遗址。脚下的碎石与湿滑的泥土,让成员们真切触摸到当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卓绝。“我们一定不要忘记那段烽火岁月,在条件优越的今天更要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成员们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激动地说。

红色的记忆在脚步中延续。来到寒葱岭红色教育基地,成员们聆听密营战斗故事,擦拭烈士纪念碑尘土,指尖的微凉与心中的滚烫相互交织。带着这份感动,他们又来到齐齐哈尔江桥抗战纪念馆,重温马占山将军率先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壮举,感悟“誓死抗战、保卫国土”的坚定信念。当目光落在将军“还我河山”的题字手迹上,那穿越时空的呐喊让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除了踏访历史现场,实践团更着力探寻广阔的历史维度与精神传承。在绥芬河市,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与中东铁路记忆馆串联起红色国际交通线的历史脉络,带着成员们一步步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斗争岁月。更令人动容的,是与英雄的近距离对话。95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曲金荣讲述烽火往事时眼中的光亮,党的九大代表抗美援越一级战斗英雄蒋振富大校紧握成员双手时说的那句“我们的革命事业有你们来继承真是太好了”,都让青年学子深切体会到,无论多久多远,英雄精神从未远去,正需代代接力。

历史的警示同样深刻。走进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锈迹斑斑的罪证、复原的实验场景无一不在无声地控诉着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这片血色废墟,正以残酷的方式警醒着青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历史的警示同样锥心刺骨。实践团来到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锈迹斑斑的罪证、复原的实验场景,这片血色废墟正以最残酷的方式,向青年们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必须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精神如炬,代代相传;使命在肩,接力前行。17天的主题实践虽已落幕,但抗联精神的火种已在青年心中燎原。未来,实践团将把胸中激荡的赤诚化为真切的行动,通过开展主题宣讲等方式把抗联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担当,在复兴征程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华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通讯员朱继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