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8月盛夏,新疆棉花生长进入盛花期,大片绿油油的棉花苗承载着棉农们对新一年收成的希望。
“我家300亩棉花地都纳入了全县高标准农田和数字化农田建设项目。春播时优选良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卫星精准导航和精量播种等技术,保证棉花苗齐苗壮;田管阶段,应用水肥一体机、智慧电动球阀、无人机飞防、田间农情智能监测等现代化智能生产技术和设备,全方位保障棉花长势。”玛纳斯县北五岔镇沙窝道村农民程正江说,“今年我通过棉花质量溯源拿到了不少优质棉补贴,我对我家今年产出更多的优质棉有信心。”
程正江提到的棉花质量追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新疆市场监管局”)在数字化改革转型工作中打造的“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主要功能,该平台为全国首创,能够真正实现棉花从籽棉到皮棉、从田间地头到公正检验的精准、全程追溯。
在新时代数字化技术持续发展的浪潮下,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围绕市场监管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围绕市监系统十八大核心业务,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规划并构建起以“三网一中心”为核心,覆盖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协同办公的数智化监管体系,推动市场监管从“数字化突破”迈向“智能化跃升”。
数字赋能 监管效能质变跃升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数据资源汇聚与融合、共享与应用为着力点,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完成1990个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持续强化全区239余万户市场主体登记、许可、监管信息归集,实现9.3亿条共享数据高效流转。现在这些数据已成为:洞察风险的“千里眼”、科学决策的“驾驶舱”、创新监管的“新引擎”。
(以数据为着力点,新疆市场监管从“数字化突破”迈向“智能化跃升”。)
推进智慧监管是市场监管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打造完成“智慧监管一张网”平台,集成执法办案、信用监管、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计量、棉花、12315九大业务模块,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体系,通过数据贯通与智慧分析研判,大大提升监管质效,为基层监管人员赋能减负,为优化营商环境、筑牢民生安全防线提供了强力支撑。
新疆市场监管局科技信息处副处长郭浩介绍,“智慧监管一张网”把“四大安全”、质量基础、许可信用、执法办案等监管系统进一步进行深度整合融合,实现系统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再到场景耦合,打造业务全覆盖、应用全贯通、数据全集中、标准全支撑的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为更好地推进监管效能,我们在pc端基础上,还完成了移动端的建设,目前已将10个监管业务的掌上办理子系统集成至“新疆智慧市场监管小程序”,实现“统一登录”“统一页面”“统一待办任务”的高度集约化模式,大大提升了监管服务能力。
(移动端建设更好地推进了监管效能。)
根据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要求,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行政许可等事项已全面接入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并在“新服办”、“新企办”APP上线个体工商户掌上办、行政许可查询等应用,为公众提供更多便民服务。同时,在全区政务服务大厅、银行网点等设置116台商事登记自助办理设备,让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
“PC端和手机端的数字化应用,把我们的干部从繁冗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有精力去创新、思考,不断突破现有的框架,把工作真正做到实处,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线上渠道,为老百姓提供了便捷的办事通道,让老百姓少跑路、多办事。”郭浩说。
全链追溯 新疆棉花品质硬核突破
“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是新疆棉花全产业链数字化的重要载体。平台涵盖棉花质量追溯系统、质量补贴追溯对象管理系统、加工企业申报系统、质量补贴追溯对象管理系统。
(数字化手段的应用让全疆棉花在追溯、管理、服务层面的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新疆市场监管局为了给棉农发放优质棉补贴寻找科学路径,经过2年的反复推敲,“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于2022年新棉上市后试运行,2023年正式运行。至今已经有近三年时间,已实现兵地棉花质量补贴标准和质量追溯系统的统一,兵地棉花互交互认。
拍摄“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主页面画面
“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功能模块的运用,以棉花识别码(溯源二维码)信息为数据基座。在棉花的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扫描溯源二维码(唯一性)进行相关数据录入。
溯源二维码来源于棉农通过“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配套的手机APP端申报的质量追溯单元(地块所属人、所属地域、面积、产量等信息),只需要在APP页面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就能生成“专属”溯源二维码。棉农可以通过APP了查询到自己的棉花追溯情况,有多少被评定为优质棉。
加工厂按追溯要求收购、加工并分别扫描不同的溯源二维码,上传数据(收购所属人、数量、质量等级等),监管仓库对皮棉进行公证检验,检验结果与棉农的种植信息关联,从而实现棉花从籽棉到皮棉的种植、收购、加工、仓储、公证检验等相关环节的精准、闭环、全程追溯。
昌吉市棉花种植户马军才说:“现在每个加工厂都有打码机,棉农、棉花合作社或者企业把棉花打卷送过去,首先要在打码机上打印溯源码,将生成的二维码分别贴在棉花卷上。”
除了“一码通用”,“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PC端与手机APP端的相关数据也是同步更新。
打开系统PC端“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管理页面,全疆各地州棉花信息一览无余,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取任何需要核查的页面。
“新疆棉花质量追溯平台会根据数据库录入的数据形成优质棉数据模型,按照棉花的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马克隆值四个维度,对收购的棉花检验数值数据进行自动比对,检验结果非常准确。这为优质棉评定、政策扶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能够反向倒逼棉花种植户、企业提升棉花品种的选育改良工作、加工企业设备升级和改造升级工作。”新疆市场监管局纤维监管局局长雷永康说,“智慧监管和质量追溯在纤维质量监管领域的应用,让我们在管理、服务层面的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一旦发现预警数据,基层监管人员可即刻进行核查,找到问题并迅速协调、采取措施。纤维质量监管服务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据棉花公证检验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棉花质量达近6年来最好水平。与2019年相比,长度指标提升0.32毫米,强度指标(断裂比强度)提升1.9厘牛/特克斯,成熟度和细度指标(马克隆值A+B占比)提升11.86个百分点。棉花可纺性明显提升。
目前,新疆是全国首个实现棉花全产业链数字化的省份,覆盖种植、加工、交易、物流全链条,并构建了中国棉花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为全国提供数据支撑。
法条秒推 智慧执法质效双升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健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科技保障体系,推进行政执法数据互联互通。
2023年3月,新疆市场监管局派出调研组前往湖北省进行“智慧执法”专项调研;经过学习、研究、讨论,同年10月,由市场监管局科信处牵头、执法稽查局共同完成“智慧监管一张网”平台的“执法办案”系统布网,11月该系统开始试运行;2024年1月开始,在全区市监系统全面推行。
(数字+执法’的数字化转型,使得执法系统实现了案件全程电子化处理。)
“智慧执法系统试运行的一个月期间,自治区、各地州、各县市三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断地录入案件和数据、反馈问题,技术人员根据反馈情况,对系统进行调整、补充、完善、优化升级。”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张云松介绍,“‘数字+执法’的数字化转型,使得执法系统实现了案件全程电子化处理,强化执法流程标准化与数据分析能力,提升我们服务型执法的效率;案件的处理全过程留痕,杜绝出现人情案。”
近期,经开区(头屯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老年康养中心专项检查”中发现,某老年养护院食堂库房内存放有花椒粉、小米辣、牛肉、三文治等食品,当事人虽能提供供应商资质,但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这个案件是运用“数字+执法”的典型案例。当经办工作人员打开“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的智慧执法页面,点击进入该案件的详情页面,页面自动弹框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三项的详细规定内容,并弹出全国其他相似案件的处理文件。
最后,鉴于该案件当事人系初次违法,在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调查,且现场食品未因记录缺失影响追溯并主动进行整改,及时弥补管理漏洞;结合其他相似案件的处理做法,经开区(头屯河区)市监局执法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三项规定,对该案件当事人给予警告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同时对当事人进行普法教育,指导其完善进货查验记录流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这个案件展现了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对保障‘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权益的重视,也切实贯彻了‘服务型执法’的工作理念,践行‘容错纠偏+服务预防’新机制,避免简单的‘以罚代管’。”张云松说,“目前智慧执法系统内收录了400余部法规法条,为我们处理案件寻找法律依据带来了极大便利。以前我们要凭经验寻找法律条款依据,并且在网络上查找大量的参考案例作为借鉴,光这部分工作就要花费大量时间。现在我们不但能够快速梳理分析案情,还规范了工作流程。”
智慧监管系统还引入了Deepseek大数据模型,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完善,案例库每个月都有充实更新。目前,系统内收录可以作为执法办案参考依据的典型案例达到194953个。
当棉花田间的二维码迎着天山的风沙闪烁,当执法者的案头从堆积如山的卷宗变为一键触达的AI推法条,当戈壁滩上的企业主两天拿到曾需两月奔波的公司执照——新疆市场监管的这场“数智再造”,正以13.6亿条数据为经纬,织就边疆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棉花全产业链的数字基因深入肌理,DeepSeek模型在执法系统中持续进化,“一键共享”机制向更多领域延伸——我们不禁追问:这片占祖国六分之一疆域的土地,能否借数智之力破解更复杂的监管命题?当监管触角向特种设备、信用监管专业领域纵深延伸,又将书写怎样的智慧监管新篇?敬请关注《市场监管的数智再造:从平台筑基到场景破局的新疆路径(二)》。(李玄彬 李岚 王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