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7月,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生刘朔响应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家燕归巢”社会实践号召,在家乡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成了为期五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她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参与社区综合服务和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八个一”专项任务,将医学人文关怀融入服务,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清晨八点,灵峰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位前,刘朔已开始熟练整理前日工作资料,为每日晨会做准备。这个暑假,她从医学院课堂走进了社区服务的“大课堂”。“医学不仅是治病救人,更要理解人和社会运行的脉络。基层是读懂中国社会最好的课堂。”这是她选择报名“家燕归巢”、扎根灵峰社区的初衷。
图为刘朔在灵峰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理企业信息表。刘朔 供图
社区日常事务是刘朔实践的起点。处理行政文件、协助企服站更新庞杂的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参与“假日学校”项目……这些工作琐碎却至关重要。“企业用工需求表信息量大且要求零差错,必须非常仔细。”刘朔说。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严谨性,锻炼了信息处理能力和责任感,也构建起理解基层治理、服务企业与居民的认知基石。
真正的考验来自社区为“返家乡”学生量身定制的“八个一”专项能力提升清单。 撰写活动报道、策划读书分享会、担任社区展示馆讲解员、研制社区特色饮品……每一项任务都是对综合能力的锤炼。
为了胜任社区展示馆讲解员,刘朔一头扎进故纸堆。她查阅大量社区发展史料和产业资料,反复打磨讲解词,对着镜子练习仪态和表达。“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度学习,极大提升了信息整合能力和逻辑思维。”最终,她以清晰流畅、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完成了接待任务,赢得了参观者的肯定。
图为刘朔正在为参观者讲解灵峰工业社区相关内容。刘朔 供图
医学背景在“研制一款社区特色夏日饮品”任务中得到了巧妙运用。 刘朔结合宁波本地盛产的杨梅、水蜜桃等水果特性,将消暑健康的理念融入饮品设计。调饮台前,她一次次尝试配方比例,反复推敲。“既要保证口感清爽有层次,又要视觉美观、适合社区分享场景。”当社工和居民们品尝到她精心调制的“灵峰清风饮”并露出满意笑容时,刘朔感到由衷的喜悦,“能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关怀,是最有成就感的事。”这款饮品成为了社区夏日服务的温馨亮点。
在“假日学校”活动中,刘朔带领孩子们走进北仑区大碶消防站。她化身“安全辅导员”,协助维持秩序、引导孩子们体验消防装备、解答疑问。看着孩子们兴奋地穿上沉重的消防防护服、体验高压水枪操作,刘朔深受触动:“亲身体验过才知道消防员日常的艰辛与责任有多重。”这次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更引发了作为医学生的深层思考:“未来在灾害医学救援中,如何与消防等专业力量实现更高效的协同配合?” 这次生动的安全教育,连同她参与策划的读书分享会和记录的社区日常Vlog,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
图为刘朔带领假日学校的学生参观大碶消防站。刘朔 供图
五周时间里,刘朔的日程紧凑高效:上午处理社区综合事务并推进“八个一”任务,下午深入企服站、“假日学校”或展示馆,傍晚总结当日工作与计划次日安排。这种深度融入社区节奏的模式,让她得以系统参与服务、高效完成挑战,累计服务时长近200小时。
灵峰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对刘朔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刘朔同学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出色的自主学习能力。她在支援社区日常运作,特别是企业信息更新和青少年活动组织中贡献突出。独立完成的‘八个一’任务,充分体现了她的创新思维、执行力和将医学人文关怀融入社区服务的可贵意识,个人成长非常显著。”社区期待更多像刘朔这样的优秀学子“归巢”贡献力量。
图为刘朔与其余八位志愿者合影留念。刘朔 供图
这段“家燕归巢”的实践旅程,让刘朔跳出了医学专业的“象牙塔”,触摸到社会运行的肌理,理解了基层工作者的坚守与价值。她在独立策划、沟通协调、解决问题中锻造的能力,在服务家乡中收获的认同感,都将成为其未来医学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医学的根,深扎在为人民服务的土壤之中。”刘朔用行动证明,青春在基层实践中能汲取力量,绽放光彩,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刘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