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感悟焦裕禄精神,践行青春使命

大学生三下乡:感悟焦裕禄精神,践行青春使命

来源:鲁网 2025-08-12 15: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厚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衿逐梦实践团于2025年6月下旬赴河南省兰考县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之情,先后前往焦裕禄纪念馆、焦桐广场等地,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在红色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积极展现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精神、担当民族使命的坚定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焦裕禄纪念馆前合照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6月27日,实践团赴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重温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步入庄严肃穆的纪念馆,时光仿佛在此凝结。队员们紧随讲解员,在一件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实物前驻足、凝望。一张缠满布条的旧藤椅无声诉说着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本色。队员们透过玻璃展柜驻足凝视,藤椅扶手的破洞与凹陷的椅面,似乎仍映照着这位县委书记在病痛中伏案工作的身影。“肝癌发作时,他用硬物顶住藤椅坚持工作,这把椅子是他‘艰苦奋斗’精神的物证。”讲解员动情介绍道。队员张晖在笔记中写道:“藤椅上的每一道裂痕都是焦裕禄与兰考人民同甘共苦的印记,它教会我们什么是‘亲民爱民’的真谛。”

图为实践团成员驻足观看焦裕禄书记曾坐过的藤椅

在焦桐广场,队员们见证了焦裕禄同志治沙植绿的传奇。那棵由焦书记亲手种下的泡桐树,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焦裕禄精神的象征。树旁,照顾泡桐树61年的魏善民老人讲述了当年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县人民治沙植绿的事迹。魏老的坚守,如焦裕禄同志一样,体现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队员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图为纪念园内焦裕禄烈士墓

通过此次红色研学之旅,实践团的队员们在焦裕禄精神洗礼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把焦裕禄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壮丽篇章,让红色精神在传承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苏怡烁 李佳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