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运输货物87.2万标箱,同比增长75.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宛如一艘艘巨轮,推动着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以磅礴之势,跨越山海,连接世界。
通道建设,铺就经济腾飞的“金色大道”。近年来,为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通道网络建设如火如荼。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西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黄百铁路已全面开工建设;直通中越边境城市的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全线重点关键工程基本完工,预计今年建成通车,届时通道铁路干线运输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此外,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现代化设施相继高效投用,承担北部湾港90%以上铁海联运货物周转功能的钦州市马皇站站改施工工程已完成第一阶段施工,站内14条股道初具形态,到发能力提升25%。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通道安装了强劲的“引擎”,使其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一路疾驰。
区域经济,激活发展的“一池春水”。西部陆海新通道宛如一条经济纽带,将国内18个省区市162个站点紧密相连,成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存在,打破了地域限制,让资源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内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了“东西互济,陆海联动”。曾经,西部地区因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制约。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让西部地区与世界紧密相连,越来越多的“西部制造”通过这条通道走向国际市场。7月30日“不沿边不靠海”的内蒙古首发“包头——铁山港”纯碱化工品铁海联运班列,正式与全球贸易物流通道“接轨”,让西部地区的货物能够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抵达国内外市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际合作,搭建共赢的“友谊桥梁”。在国际舞台上,西部陆海新通道已成为连接中国西部与全球贸易市场的关键纽带。截至2025年7月底,其国际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1个港口,货物运输品类扩展至1291种,涵盖了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机械、食品等数十个大类,让世界的优质产品走进中国,也让中国的特色商品走向世界。泰国榴莲、南非铬矿、巴西牛肉等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快地摆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等产品借助通道,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在通道的助力下,各国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实现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以其强大的建设成果、对区域经济的积极推动以及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未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将继续乘风破浪,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廖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