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的青春交响|“中流击水”系列报道

湘江之畔的青春交响|“中流击水”系列报道

来源:长沙晚报 2025-08-11 15: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湘江之畔的青春交响|“中流击水”系列报道

——长沙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

湘江潮涌处,青春正破茧。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的源头活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长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通过政策扶持、生态构建和优势赋能,为青年人才在长沙创新创业引路护航。

托举“双肩包”的创业梦想

大学生创业作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9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2024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发出邀请,广邀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沈晓明再次“喊话”,向大学生发出“背着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的热情邀约。

一直以来,长沙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全力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土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表示,要为青年人才来长到长做好一站式服务,让更多的青年人才与长沙结缘、双向奔赴。

针对大学生资金少、融资难、缺场地等问题,长沙精准施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铺路搭桥”——

5月28日,长沙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推介活动在复旦大学举行,现场发布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等三个“人才政策十条”,细化多项配套实施办法,支持青年人才安心来长沙创业。

创业项目要孵化,长沙“组团赋能”:高标准打造20个示范性青年人才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工位三年免租、水电物业全免”的基础场地支持,并配套人力资源、财税法务、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企业注册等全流程服务,倾力提供“从0到1”的细致服务。

“最好的孵化基地在眼前,最好的创业伙伴在身边。长沙在各方面都让大学生创业无忧。”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周梓博表示,他到长沙参加“金种子”大赛后,感受到了这里良好的人才生态,“我和团队成员都希望能够在长沙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上,打造出更多饱含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对青年群体而言,如何把握创业时机、找准创业方向是很现实的问题。长沙探索建立“高校+园区+企业”三方联动大学生创业导师库,遴选200位企业家、技术专家担任创业导师,通过“一对一”陪伴式成长服务,让青年人才在创业路上不做“孤勇者”。

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

创新,是一座城市的核心驱动力。伴随着长沙构建起“人才+资本+产业”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各领域各行业的青年人才得以“放开手脚”,科技创新的声浪激越澎湃,亦让产业迭代的步履有力铿锵。

“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长沙,有着清晰的“育苗逻辑”:面向35岁以下、奋战在企业科研生产一线的“潜力股”,每年择优扶持120个“小荷”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最高给予20万元支持,年均覆盖大学生1.2万人次。

“现在正是我们青年干一份事业的黄金期。多项政策优惠,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湖南中南鸿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唐佳是湖北人。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多方帮助下,他的公司已成功将自主研发的国产光电子器件自动耦合封装设备推向市场,打破国外高价设备的垄断。

走进湖南华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部经理浣溢帆正调试着最新3D打印的仿生型多孔骨小梁结构骨修复支架。

在“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助力下,浣溢帆聚焦骨科植入器械领域,已申请相关专利授权4件,实现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他的故事,是长沙以良好的人才成长生态赋能青年创新创业的缩影。

近年来,长沙还深入实施“两大重点人才工程”,每年发布“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揭榜选题,支持人才及团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项最高给予800万元经费支持。

有创意、有想法,在长沙就有路径、有结果。近日,220余项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由在长单位承担的项目有170余个,最年轻项目负责人仅26岁。

“创业这一路是‘打怪升级’,困难一个接一个,但好在长沙一直从各个角度提供政策和帮助,给了我们这些初创者很多支持,让我在这片创业战场上不断成熟并出圈。”湖南中图通无人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1998年出生的田鹏举话语里流露着真情。

做优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得青年者得天下,得青年者得未来。要想真正留住年轻人,需要构建适配年轻人成长规律的生态体系和创业优势。

从创业成本看,长沙正在推进年轻人友好城市建设,有“低生活成本、高生活品质”的优势,尤其是长沙房价低、教育医疗水平高,连续17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提高。

在机场、高铁站等城市门户,长沙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年轻人一到长沙,就能在接待站领取“星城初体验攻略”和“创业就业指引图”。在全市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区域,优化提质了20家青年人才驿站,提供最长14天免费住宿。今年1—6月,通过青年人才驿站来长沙创业就业大学生达7776人,超过去年同期106%。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甘肃姑娘姚嘉璐与长沙的缘分,就从青年人才驿站开始。她在收到芒果TV的实习邀请后,顺利入住了马栏山青年人才驿站。“尽管只有短短几天,但是已经能对长沙的留才温度有了深刻感受。”转正后,她又在位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内的长沙视谷中心人才公寓签订长租合同,并申请到了租房和生活补贴。

驿站里,入住的青年人才可领取包含8项免费礼遇的“星荷礼包”,从免费茶饮、地铁通行,到景区门票、就业指导等方面,帮助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快速形成直观的城市印象。

让年轻人“住有所居”,长沙提供梯度化安居保障,对博士、硕士毕业生首次在长购房的分别给予购房补贴。近三年,来长就业并购买社保的青年人才增长超80万人。2024年,长沙市入选人才友好型城市,人才生态指数位居全国前十。

长沙给人才机会,人才给长沙惊喜!当每一项承诺落地,当年轻群体的梦想在长沙生根发芽,这座城市与青年人才的双向奔赴,正续写着最动人的成长故事。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