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革命老区焕新颜 用“日子越过越好”告慰先烈

来源:央视网
2025-08-10 12: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

山东省菏泽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7000余件套,它们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位于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的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 

现在是暑假期间又逢周末,这里的红色旅游人气非常高。据统计,2024年,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全年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覆盖5万多名学生。菏泽市委讲师团利用暑假时间,培训中小学生担任“红色宣讲员”,可以让孩子们在讲述革命历史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教育。 

来到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能看什么?首先肯定是珍贵的文物。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粗瓷大碗,碗内几十颗黄豆,这就是抗战时期民主民生运动中有名的“豆选”。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农民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怎样写选票?革命前辈们想的办法是:以黄豆当选票,几个候选人坐成一排,每个人身后都放着一个粗瓷大碗。本村的成年群众在上台前领一粒黄豆,看谁信得过,就把那粒黄豆搁到谁背后的碗里。人民把信任的黄豆投给了干部,干部拿生命为人民服务。

这件文物属于抗战时期《冀鲁豫日报》战地记者柳朝琦烈士。1943年,柳朝琦就是挎着这个采访包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在被敌人流弹击中胸部后,他忍着巨痛,把随身携带的文件和重要材料撕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写着“抗日救国”四个大字的采访包,更是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新闻理想。 

80多年过去了,革命前辈们的精神在冀鲁豫大地上被继承和发扬。正在纪念馆里表演的是菏泽市郓城县抗日红色情景剧《亲娘》,讲述郓城数十位乳娘将革命遗孤抚养长大的故事。现在,菏泽市每年演出红色话剧、情景剧等270余场次,进行红色宣讲400余场次,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

80多年来革命老区菏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年,菏泽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803亿元,由过去的山东省垫底跃居到全省中游。菏泽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多年来持续位居山东省前列。过去十年,菏泽成为山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现在的菏泽,产业发展、城市功能、文化建设、民生保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革命老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这就是对革命前辈们最好的告慰。 

【责任编辑:许聃】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