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打好抗旱提质“组合拳”

湖北枣阳:打好抗旱提质“组合拳”

来源:鲁网 2025-08-08 14: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盛夏时节,湖北枣阳的烟叶生产迎来持续“烤”验。从去冬到今春,连续数月无有效降雨,干旱成为摆在烟农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这场“硬仗”,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未雨绸缪,以滴灌护苗、人影作业、科学烘烤为抓手,打出“抗旱保烟、提质增效”的硬核组合拳。

滴灌护苗:精准抗旱保生长

“今年雨水太少,种烟像打仗一样。”在枣阳市太平镇烟田里,烟农李成一边调整滴灌阀门一边感慨。持续干旱让烟叶移栽难度陡增,烟农与技术员迎来了一场“抗旱护苗”的保卫战。

为确保1.4万亩烟田“栽一棵、活一棵、壮一棵”,枣阳市局(营销部)把“抗旱护苗”细化到每一个环节:通过剪叶断肥,培育烟苗发达根系;避开高温时段,抢早抢晚移栽,随栽随浇不误时机;每株烟苗都采取深栽压实、浇足定根水,保障根系“喝饱吃足”;滴灌带一垄垄铺到田间,水肥精准直达根部;技术员深入一线,蹲守田间,逐块核验株距、深度、供水量,确保每一棵烟苗都能按最佳标准种下、管好。

“每栽一株烟苗,定根水都要浇够3公斤,确保半个月内烟株根系有水‘喝’。”技术员王佳丽介绍道。在田间,技术员们手把手指导,逐一核验株距、移栽深度与扩膜标准,推动标准化、精细化作业落地。4月25日,全市烟田移栽全面完成,首次移栽成活率高达98%以上,为抗旱稳苗赢得了“先手棋”。

(滴灌抗旱护烟株)

智慧增雨:人影作业解旱情

干旱之下,烟农期盼的“甘霖”并没有缺席。面对有效降雨较往年同期减少一半以上的严峻态势,枣阳市局(营销部)在“地面滴灌”外,积极“向天要水”。通过与气象部门密切联动,先后两次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部分区域旱情。

“人影作业那天,大伙都盯着手机看预报,结果真下了场透雨。”太平烟站负责人刘展展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人影作业不仅解决了阶段性用水难题,也有效降低了烟农的抗旱成本,展现了多部门协同抗旱的强大合力。

枣阳市局(营销部)生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滴灌的基础上,在吴店、熊集烟稻轮作区协调水源,组织烟农购置喷灌设备、调配洒水车,做到水到田头不停歇。通过“天上增雨+地面调水”的双重发力,为烟田灌溉筑牢了最后一道保障线,有效缓解了气象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调配洒水车缓解旱情)

精烤细作:“工艺加法”提品质

抗旱稳苗,烘烤提质。随着烟叶陆续进入成熟采烤期,枣阳市局(营销部)将烘烤环节作为“下半场”发力重点,针对干旱天气下叶片含水量低、成熟度不均的情况,精准制定“低温缓烤、分段提质”工艺调整策略,助力烟农稳产提质。

“今年第一炉烟没烤好,急得我直跺脚。”太平镇烟农姜平回忆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因未及时调整烘烤参数,姜平的首炉烟叶出现含青和颜色不匀的问题。得知情况后,烟站技术员第一时间赶赴烤房,手把手帮助调整曲线,延长变黄期、缓降小火升温幅度,第二炉烟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姜平笑着说:“这下咱能放心烤好烟了!”

(烟技员帮助烟农调整烘烤参数)

面对旱情“烤”验,枣阳市局(营销部)提早部署烘烤技术培训,围绕成熟度判定、鲜烟分类、曲线优化、常见问题处理等重点,组织技术员分片区、分批次下沉指导,逐户逐炉“一户一策”制定工艺调整方案,确保工艺标准因地制宜、因烟施艺,真正落到田间烤房。

6月23日,枣阳今年首炉烤烟顺利闭火,黄烟率达98%,软香度与商品性较往年明显提升。枣阳烟区通过“工艺加法”与“服务加力”,在高温干旱的“烤”验中依然稳稳托起了“金叶品质”。

从“一滴水”到“一炉烟”,枣阳烟草以“精准滴灌保苗、智慧增雨解旱、精烤细作提质”为核心,打出了一套应对极端干旱的硬核组合拳,不仅守住了烟农增收的“钱袋子”,更探索出一条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枣阳路径”。(肖向阳 高传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