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8日电 近日,一批崭新的空气能供暖设备在杂多县萨呼腾镇中心卫生院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冬季供暖不稳、热水供应不足等困扰基层医疗机构的难题得到解决。这一暖心举措的背后,离不开时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张君华的积极协调。
基层卫生院是保障农村群众健康的"前沿阵地",但部分地区受限于资金和资源,供暖、热水等基础保障设施长期跟不上需求。"冬天病房里温度上不去,患者住着不舒服;消毒、清洁用的热水时有时无,医护人员工作起来也束手束脚。"这是张君华副书记在基层调研时听到最多的困扰。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援青干部,他始终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放在首位,在深入了解到乡镇卫生院的实际困难后,当即决定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基层医疗机构"雪中送炭"。
他积极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沟通汇报,协调舜虹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捐赠价值20万元的空气能供暖设备。经过多方努力,这批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空气能供暖设备顺利到位,覆盖了萨呼腾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关键区域,不仅能稳定提供供暖和热水,还大幅降低了卫生院的能源消耗成本。
"以前冬天最怕患者反映'屋里冷',现在有了空气能供暖设备,室温维持在20度以上,患者康复也快了!"萨呼腾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难掩感激,"这都多亏了张书记,他不仅帮我们想到了,更实实在在帮我们做到了,真是把基层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
面对基层的感谢,张君华书记表示:"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到基层的'联络员',更是群众健康的'服务员'。基层有需求,我们就有责任搭好桥、铺好路。这些设备能真正解决卫生院的难题,让乡亲们就医更舒心,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据了解,此次空气能供暖设备捐赠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连心工程"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发展的具体实践。张君华书记作为政策落地的"执行者"和"推动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援青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
未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持续支持下,将有更多类似的惠民举措通过基层干部的"穿针引线",转化为守护群众健康的实际成效,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