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以及“深入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的号召,呼吁广大青年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教育的精神,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百韵乡兴突击队怀揣着热情与使命,于7月15日深入乡村校园,为初中生与学龄前儿童带去一场浸润成长的普通话推广支教活动。
一、政策领航:使命在肩启新程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乡村振兴蓝图中,教育公平是关键支点,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正式撬动公平的“杠杆”。队员们深知,在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乡村对接外界的“信息接口”——学好普通话,能让村民更便捷地获取农业技术手册、对接电商平台销售土特产;对孩子而言,流畅的语言能力将直接拓宽升学、就业的赛道。带着这份认知,队员们将精心打磨的课程方案装进背包,车窗外掠过翠浪翻涌的稻田和错落的民居,最终在支教点校门口,被孩子们攥着野花的小手与亮晶晶的眼睛紧紧“接住”。
二、精准施教:推普课堂显匠心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突击队构建了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让普通话学习如春雨般浸润成长。
面对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队员们化身“推普启蒙者”,精心设计趣味活动。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片引导认读、轻松活泼的互动游戏,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氛围积极热烈,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自信心显著提升。此次活动有效助力了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启蒙,为规范发音习惯、奠定普通话基础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图为学龄前儿童上课现场。陈紫婵 供图
面向求知欲旺盛的初中生,队员们则着力深化普通话的文化内涵教育。聚焦经典诵读,队员们引导学生用标准、流程的普通话深情演绎古诗词。在品味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锤炼了普通话的规范表达,更深刻感受到普通话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独特魅力。通过诵读,语言之美与文化之魂在标准的语音中交融共振,切实增强了学生运用普通话传承文化、表达思想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图为队员们带领初中生领略诗词魅力。陈紫婵 供图
三、情暖乡间:双相奔赴共成长
课堂之外,推普的温度在真诚互动中持续流淌。队员们俯下身,耐心倾听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与成长烦恼,用清晰流畅的普通话为他们描绘广阔世界的精彩图景。对于发音尚不准确的孩子,队员们不厌其烦地示范、鼓励,一句句温暖的“再试试,你能行!”,消解了羞涩,点燃了自信。推普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与心的连接。孩子们渴望的眼神、点滴的进步,以及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亦深深滋养了每一位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图为学生认真上课。陈紫婵 供图
四、筑梦续航:光影定格向未来
活动尾声,一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合影定格了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镜头中,是孩子们收获知识的喜悦,更是青年学子践行使命的荣光。车窗外,夕阳为稻田镀上金边,队员们知道,这场以语言为桥的相遇,不是终点。当孩子们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诗篇、讲述家乡、连接世界时,乡村振兴的种子,早已在每一句清晰的发音里,悄悄生根发芽。
图为广东工贸百韵乡兴突击队合影留念。朱钰琪 供图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黄佳欣 余卓凡 李腊琳 朱明辉朱钰琪 陈紫婵 邓晓林 陈婉纯 钟婧 黄秋雅 黄煜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