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湖南邵东星沙物流园的货车开始集结,曾志彪的烟酒店刚拉开卷闸门,就迎来了第一位熟客 —— 跑长途的张师傅熟门熟路地提走预订的矿泉水和食品。与此同时,城郊的 "兄弟情超市" 里,李正喜正把刚炒好的炒粉摆上早餐摊,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细纹。而在新城区的 "水果先生",姚建斌揉着惺忪的睡眼接过妻子递来的外卖箱,准备开始一天的配送工作。这三位零售客户,用各自的方式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
归乡者的精准布局:物流园旁的 "黄金店铺"
(图为曾志彪夫妻在店里写新春对联)
2020 年,在外打拼十年的曾志彪接到女儿的电话:"爸爸,老师说下次家长会必须要爸爸妈妈参加。" 这话像针扎一样扎在他心上。彼时,他和妻子在四川做生意,收入不错,但错过了女儿成长的关键期。“钱可以再赚,但孩子的童年回不来。”他当即决定回乡。
回到县城,曾志彪花了整整一周考察市场。当他站在刚破土动工的物流园工地上时,北风卷着沙土打在脸上,他却异常兴奋 —— 公示栏上清晰地写着,这里将建成全县最大的物流枢纽,周边规划了三家喜宴酒店。"跑长途的司机离不开烟,办喜宴的客人少不了酒,这生意肯定能成。"
不顾家人 "城郊偏僻没客源" 的反对,他盘下物流园门口一间80 平米的门面。2021年店铺开业时,每天进店的顾客屈指可数。曾志彪不慌不忙,每天烧好一壶热茶,看到路过的工人就热情招呼:"进来歇歇脚,暖和暖和。" 他还特意备了创可贴、碘伏等常用药,免费提供给装卸工。
不久后物流园正式投入运营,那些感受到他的善意的工人成了第一批稳定客源。针对司机和装卸工群体,他特意备足了他们常消费的商品;随着周边酒店开业,又迅速上架了喜糖、喜酒等产品,还在酒店前台放了印有店铺电话的打火机:“需要商品,一个电话直接送达”。如今,他的烟酒店生意稳定,物流园的司机、酒店的客人、周边的商户,都成了他的常客。“每天能看着女儿放学来店里写作业,比在外地挣再多钱都踏实。” 曾志彪笑着说,柜台上还摆着女儿画的全家福。
城郊店主的破局转型:早餐摊里的经营智慧
(图为李玉兰在早餐摊上炒炒粉)
李正喜的 "兄弟情超市" 在城郊路口守了六年,最惨淡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只有500元。2020 年夏天,看着对面新开的连锁超市门庭若市,他蹲在店门口思索良久,决定破釜沉舟。
改变的起点是妻子李玉兰的厨艺。"她以前在早餐店做过,炒粉手艺相当不错。" 李正喜夫妻在超市门口搭起棚子,支起油锅卖起了早餐。起初有人嘲笑:"开超市的跑去卖炒粉,太掉价了。" 他却不往心里去,定价时特意比别家便宜五毛:"薄利多销,能带动超市生意就行。"
没想到,这小小的早餐摊成了 "流量密码"。附近工厂的工人、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渐渐养成了来吃早餐的习惯。更意外的是,买早餐的顾客里,有四成人会顺手买包烟或拿瓶饮料。"以前一天卖不了几百块钱,现在光早上就能卖个千把快。" 李正喜笑着说。
尝到甜头的他又做了两件事:安装了店铺管理系统,电脑上就能查看每种商品的库存和销量;在早餐摊显眼位置贴了超市的微信群二维码,顾客扫码入群就能预订第二天的早餐,顺便下单需要的日用品。如今,他的早餐摊每天能卖出 200 多份早点,超市销量比转型前翻了三倍,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现在常来请教 "怎么把顾客留住"。
95 后的双线作战:外卖箱里的青春力量
24 岁的姚建斌开店时,亲友都觉得他 "不务正业"—— 放着好好的白领工作不干,非要守个小店。但这个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周边小区里老人多、孩子多,水果零食快消品肯定有市场,在这里开生鲜便利店大有可为。
2019年开店初期,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小区门口已有两家便利店,他的新店日均营业额不足 500 元。姚建斌发现,年轻人大多习惯网购,很少进店;老人嫌他的水果贵,宁愿去更远的菜市场。"得线上线下一起抓。" 他拉着妻子建了店铺微信群,每天早上在群里发新鲜水果的照片,推出 "满 58 元免费送货上门" 服务。
为了节省成本,他和妻子分工明确:妻子白天守店,他则骑着电动车兼职送外卖,中午和晚上抽空回店帮忙。"送外卖既能赚点外快,还能摸清周边小区的情况。" 他送外卖时,总会给顾客递上一张店铺名片:"我开了家生鲜便利店,买水果零食可以找我,比超市便宜。"
半年下来,他的微信群积累了 500 多个好友,线上订单占了总营业额的六成。针对年轻人喜欢熬夜的特点,他推出 "夜间商品速递" 服务,晚上 10 点到凌晨 2 点,周边三公里内免费送货上门。有次一个顾客在朋友圈吐槽 "深夜想买东西却买不到",他看到后立马送货上门,没收跑腿费,只说 "以后需要随时喊我"。
如今,姚建斌的小店每月营业额稳定,他辞掉了外卖工作,专心经营店铺,还雇了个兼职帮忙送货。"现在夜市经济不错,我准备晚上去夜市摆个摊卖水果捞,同时开抖音直播,把会员再扩大一倍,争取明年开个分店。" 这个年轻人眼里闪着光,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从曾志彪的精准选址,到李正喜的多元经营,再到姚建斌的线上布局,这些零售客户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脚踏实地的奋斗。他们在烟火气中捕捉商机,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为这座县城增添了最动人的底色。(李增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