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4日讯 8月3日,随着最后一段238.6吨重的标准节梁缓缓提升,湖南省在建跨度最大的悬索桥——张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桥提前两个月合龙。
张官高速公路北起张家界市永定区,南止怀化市沅陵县官庄镇,线路全长82.269千米,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联动蒙、晋、豫、鄂、湘、桂的省际大通道,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洞庭溪沅水特大桥由湖南路桥集团承建,是张官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横跨沅水下游五强溪水库,全长1707米,主桥为800m跨的双塔单跨悬索桥,南北两岸引桥分别为16×30mT 梁+14×30mT梁。桥塔造型采用“众星捧月、花好月圆”主题的塔冠方案,中间以“元”字logo,形成“圆中有月,月中有元”的造型。
为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健康服役超百年”的“双百”桥梁,张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桥TJSG标段项目部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塑造建设新动能新优势,会同多家科研机构,研发了“2345”技术创新成果,即两项湖南省地方性标准、三项全球领先桥梁建造新材料、四项关键技术、五项原创新技术。
其中,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双掺配合比、温控防裂缝技术,有效防止了大桥15万方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纹的产生;采用UHPC作为桥面板的湿接缝材料,实现了质量与效益双赢;大桥研发采用的六孔扁锚整体智能张拉技术,由传统的单根张拉变为整体张拉,张拉效率提升300%;环保型石墨烯改性硅钛纳米重防腐涂料将大桥钢梁、索塔及锚碇等整体防护,被誉为大桥的“金钟罩”,而“主缆气凝胶毡抗火与光固化复合材料缠包带防腐组合体系”,能大幅提升主缆的密闭效果和抗火性能;大桥建设时还应用了“北斗GNSS+测量机器人高边坡安全监测技术”,对大桥高边坡关键点实施24小时连续安全观测监测,实现“实时、精度+成本”有效结合。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袁东伟 石伟林 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