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什么?
对于店长赫丽梅来说,细节是炎炎夏日里,看到顾客额头的汗珠时递上的那片清凉湿巾;是多雨时节中,店门前常备的那叠防滑鞋套和一声“小心地滑”的提醒;是烈日当头时,出口处永远挂着的几把遮阳伞,为来往的顾客撑起一片阴凉。
细节就是这种“超出预期的微小关怀”。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正是这些带着温度的细节,让平常的交易变成了有温度的相遇,让山东潍坊潍城区北宫西街上的华致名酒成为顾客心中特别的存在。
服务的温度
服务的温度,在于读懂顾客的与众不同。
山东潍坊潍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市场经理张小红例行走访华致名酒时,被店长赫丽梅的服务热情深深吸引。对进店的每一位顾客,赫丽梅都会主动迎上前去,热情介绍各类酒品的产地、年份和口感特点。
“俗话说得好,顾客就是上帝,我当然要对每一位顾客都用心服务。”赫丽梅说。
然而,细心的张小红注意到,这种标准化的服务模式的效果参差不齐,尽管赫丽梅的服务过程堪称无可挑剔,顾客们的反应却大不相同。
当赫丽梅用标准普通话为说方言的顾客讲解时,对方虽然礼貌回应,但眼神中透露着距离感;面对老年顾客时,她流利地使用专业术语介绍酒品特性,老人们频频点头却鲜少购买;而年轻顾客们则在她试图靠近时明显加快浏览速度,甚至刻意避开交流。
“赫店长,您这业务能力真是没得说,太厉害了。”张小红对赫丽梅竖起大拇指,“不过我看您给每个顾客的服务方式都一样,其实不同客人用不同方法接待,这样更容易卖出东西。”
张小红向赫丽梅提出了分层服务的优化建议,对不同类型的顾客进行差异化的服务。比如对习惯说方言的老顾客,用方言交流能拉近距离;面向老年群体时,应当适度放缓语速,简化专业术语,采纳更加通俗易懂的讲解方法,重点突出其关注的价格优势和饮用体验;而面对年轻顾客,不妨先保持适度的服务距离,待其主动询价或表现出购买意向时再适时介入。
赫丽梅尝试调整服务方式后,顾客满意度明显提升。一位常来买酒的老大爷笑着说:“这闺女说话我能听懂了,不像以前说得那么快。”几个年轻顾客也反馈:“这里购物很自在,店员不会一直跟着推销,需要的时候叫他们过来就行。”
“做销售,得先走进顾客的心。”张小红解释道,“就像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咱们服务也要因人而异。”
服务的态度
服务的态度,在于重视顾客的第一印象。
“不好意思,麻烦您让一下,小心货物碰到您。”赫丽梅快步上前,用手臂护住正在通过的货箱边缘,向驻足等待的顾客投去歉意的微笑。只见几名店员正抬着一箱一箱的酒水从门口经过,这让刚来的顾客不得不后退两步,让出通道。
这一幕在店外频频上演,由于店铺只有一个出入口,每到进货时段,送货人员频繁推着货物进出,顾客们只能停下脚步让行。成箱的货品常常堆放在入口两侧,散落的包装材料不时阻碍通行。
“赫店长,我们总说第一印象决定一切,但顾客对您店铺的第一印象,却总是从等待开始的。”张小红直截了当地说,“咱们店有个很大的问题,进货和顾客走一个门。您看,每次来货时顾客都得等着让路,这第一印象就打了折扣。其实店铺外围空间充裕,完全有条件将进货通道独立出来。这样货品进出方便,顾客进门也舒心,两全其美不是?”
图为张小红(右)为赫丽梅(左)指出店面问题
听了张小红的话,赫丽梅突然意识到这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看似寻常的日常细节,正在无声损耗着店铺用心经营的服务品质。每一次顾客被迫的等待,每一次货物造成的阻碍,都在不经意间损耗着顾客的初印象。
在张小红的帮助下,赫丽梅立刻开始改造店铺布局。将原先闲置的西侧通道改造成专门的进货口。这样一来,送货人员可以直接从侧门进出仓库,再也不用和顾客抢道了。
改造完成后,店铺门口再也不见堆积如山的货箱,顾客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出,整个店面显得更加整洁专业。赫丽梅站在焕然一新的店门口,看着顾客们从容地推门而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服务的深度
服务的深度,在于预见顾客的潜在需求。
“赫店长,您店里的服务已经很标准了,不过还有完善的空间。”说着张小红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我走访过很多优秀的店铺,这是我根据经验整理的一份服务清单,您可以参照看看,对咱们的服务进行升级。”
图为张小红(右)向赫丽梅(左)展示服务清单
赫丽梅仔细翻阅着这份精心整理的笔记,发现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能提升顾客体验的暖心细节,雨天时在店门口铺设吸水防滑地垫,避免顾客滑倒;准备一批印有店铺标识的晴雨伞,既方便忘带伞的顾客又能宣传品牌;在收银台摆放润喉糖和薄荷糖,让等待结账的顾客感受到贴心。
赫丽梅越看越惭愧:“张经理,这些建议太周到了!特别是这个雨天防滑措施,上周就有顾客差点在门口滑倒。我忙忙碌碌地都把这事忘了。”
“服务就是要比顾客想得更早一步。”张小红笑着说,“当顾客发觉你们连他们自己都未曾想到的小细节都已考虑周全时,那种被重视的感觉会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咱们的店铺。”
赫丽梅立即着手落实这些服务升级措施。防滑地垫悄然铺设在雨天的入口,印有店招的晴雨伞整齐悬挂在门廊,收银台的润喉糖和多功能充电站准备就绪。不仅如此,她还增设了应急医药箱、商品放大镜、防滑鞋套等贴心设施。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在悄然重塑华致名酒的服务品质,从标准化的流程操作,升华为充满温度的人文关怀。
图为赫丽梅(右)为顾客准备遮阳伞
“我现在懂得了,服务不只是一种标准,更是一种温暖的传递。每一个细节的用心,都是对顾客真诚的关怀,也是对我们店服务质量最好的体现。”赫丽梅笑着说。
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赫丽梅相信,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定能让小店成为更多顾客心中的首选之地,也能让每个顾客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的温暖。(张逸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