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方学院经管学子“三下乡”深入东跃村为农产品电商直播注入青春动能

黑龙江东方学院经管学子“三下乡”深入东跃村为农产品电商直播注入青春动能

来源:鲁网 2025-07-31 16: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10日至13日,黑龙江东方学院“赤忱逐梦”社会实践团队在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赵奕博、指导教师孙枭杨的带领下,前往黑龙江省肇东市东跃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东跃村农产品电商直播营销策略”主题,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团队首日抵达肇东后,即前往肇东市人民公园拜谒烈士纪念碑,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缅怀先烈功绩,感悟奉献精神。

图1.《仰望》团队拜谒革命烈士纪念碑(赵奕博 摄影)

7月11日,实践团队深入东跃村核心区域。在村委会,团队成员与村干部座谈,详细了解了东跃村的基本情况、产业结构及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工作。随后,团队分组走访村内留守老人,开展关爱活动,帮助打扫卫生,与老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需求。下午,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亲身参与玉米地除草等农事活动,体验农业生产的不易,直观感受了农产品从土地到市场的第一步。

图2.团队成员在东跃村董书记带领下慰问留守老人 (贺汝宁 摄影)

图3-5.团队成员参与农事活动(贺汝宁 摄影)

当日下午的专题研讨交流会是本次实践的重头戏。研讨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东跃村农产品电商直播营销策略可行性研究”。团队成员结合白天的实地考察和农事体验,利用所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与村干部、种植户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团队成员俞欣彤在研讨中提出:“东跃村的玉米、茄子、西红柿等农产品品质优良,但市场知名度和销售渠道有限。建议依托短视频平台建立“东跃农产”官方账号,由村民或村集体运营,定期发布种植过程、采收实况等内容,建立信任感,并探索与本地‘新农人’主播合作带货的可行性。”

团总支书记赵奕博则从供应链整合、品牌建设、物流优化等角度分析了实施电商直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需要系统性规划和多方协作。种植户表示对电商直播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也坦言对操作技术和市场风险存在顾虑。

7月12日,团队再次前往东跃村开展慰问活动,走访了村内部分生活困难家庭,并送去了大米、白面、豆油等生活物资。随后的“奋斗故事会”环节,团队特别邀请了东跃村原大队书记张大爷讲述亲身经历。他结合自己在东跃村生活工作数十年的经历,动情地回顾了村庄从贫困走向温饱,再到如今努力寻求发展新路的奋斗历程,分享了老一辈人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的精神财富,激励青年学子要珍惜当下,勇于担当,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图6. “奋斗故事会”合影 (贺汝宁 摄影)

实践最后一天,团队在肇东驻地召开总结研讨会。队员们踊跃发言,分享实践见闻与思考,梳理调研所得,凝练学习成果。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实地走访、劳动体验和深度交流,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的具体实践,特别是农产品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打通产销链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巨大潜力,但也认识到人才、技术、供应链配套等方面的现实瓶颈。团队成员段海达表示:“这次实践让我跳出了课本,看到了真实乡村的需求与活力。

电商直播不是万能药,但确实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路径。我们希望能将这次调研的成果进一步深化,形成有价值的建议反馈给东跃村。”

带队教师孙枭杨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国情社情教育,更是将专业知识融入国家战略的生动课堂,期待同学们将所见所思转化为后续学习和研究的动力。

图7.团队首日在哈尔滨站内合影 (贺汝宁 摄影)

“赤忱逐梦”团队此行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深入的交流研讨,为服务地方发展贡献了青年学子的思考与力量,展现了黑龙江东方学院学子关注社会、投身实践的良好风貌。(黑龙江东方学院赵奕博 俞欣彤 贺汝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