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淬炼的人生:退伍老兵的诚信与大爱

烽火淬炼的人生:退伍老兵的诚信与大爱

来源:鲁网 2025-07-31 16: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四川雅安市荥经县的繁华街口,有一家名为“向阳商行”的铺面。店主杨正斌是一位精神矍铄的退伍军人,他总穿着朴素的衬衫,笑容里带着军人的坚毅与荥经人特有的淳朴。这家铺面不大,却承载着一段跨越四十年的传奇人生——从老山前线的猫耳洞到如今烟火气十足的商铺,从六级伤残军人到诚信经营的零售户,杨正斌用半生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誓言。

猫耳洞里的青春:血与火的淬炼

1984年深秋,19岁的杨正斌坚守在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的边境线上。老山,这座海拔1422.2米的喀斯特山峰,此刻正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作为侦察兵,他的任务是守卫中越边境的咽喉要道。

“那时候哪知道什么叫苦?”杨正斌回忆起猫耳洞里的岁月。这些人工挖掘的洞穴,洞口仅容一人爬行,内部却如蒸笼般闷热。潮湿的岩壁上凝结着水珠,混着汗水的军装从未干透。更可怕的是洞内的“原住民”——成群的蚊虫、乱窜的老鼠,甚至还有盘踞的毒蛇。

“有次换防,战友小张的背上爬满虱子,皮肤溃烂得能看见骨头。”杨正斌的声音低沉下去,“但我们不能退,身后就是祖国。”

1986年雨季,一场惨烈的战斗打破了猫耳洞的死寂。越军的炮火如暴雨般倾泻,杨正斌所在的阵地被炸塌半边。他记得自己被气浪掀飞,头部重重撞在岩壁上,鲜血模糊了视线。恍惚间,他听见连长嘶吼:“守住!死也要守住!”

三天后,杨正斌在医院醒来。医生告诉他,他跌落山崖后被战友背回,头部受创。但更残酷的是,由于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他的全身皮肤严重感染,留下了终身残疾。1988年退伍时,他被评为六级伤残军人,身上的伤疤仍然显眼。

烟火重生的岁月:从赊账小卖部到诚信商铺

回到荥经县时,杨正斌的行囊里除了团部和连部的集体荣誉嘉奖,还有一张六级伤残证明。父母早亡,他成了兄妹三人的顶梁柱。被安置到农机厂后,他白天在轰鸣的机器间工作,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给弟妹缝补衣服。

“1995年下岗那天,我蹲在厂门口抽了半包烟。”杨正斌苦笑,“军人不能趴下。”他东拼西凑借了2000元,在同心街口支起一个杂货摊。没有货架,就用木板钉;没有冰柜,就用棉被裹着啤酒;进货钱不够,就赊账——这家赊米,那家赊油,硬是靠“先卖货后付钱”的诚信,把生意撑了起来。

“杨老板,这烟再赊我两条呗?”1998年冬天,邻居老王搓着手赧笑。那时杨正斌的小卖部刚升级成铺面,账本上还欠着1万多元外债。但他二话不说,转身从货架上取下烟:“拿去,年底还就行。”他就是这样,自己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打把伞。

诚信终有回报。2005年,随着生意蒸蒸日上,杨正斌的铺面转型成烟酒店。他坚持“三不原则”:不售假烟、不坑顾客、不欠货款。 “钱可以少赚,良心不能丢。”这句话,是他坚持的原则。

永不褪色的军魂:从战场到人间的温暖传递

2008年汶川地震那晚,杨正斌守着电视机彻夜未眠。当看到北川中学的废墟时,他拿出5000元塞进捐款箱——这是他半年的利润。“我经历过生死,知道每一分钱都是命。”此后,玉树地震、社区募捐、贫困学生助学……他的捐款记录厚厚一摞,总计超过1.6万元。

但更让人动容的,是他对身边人的守护。西门老街的杨云娣母子都是残疾人,杨正斌每月雷打不动送米送肉;战友杨忠伟贫困孤寡,他包干了四季衣物和生活费;每年中秋,86岁的孤寡老人叶奶奶都会收到500元红包和一盒月饼。“杨正斌说,月饼要圆,像月亮一样照着人团圆。”叶奶奶抹着眼泪说。

“我苦过,所以见不得别人苦。”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慷慨时,杨正斌的回答朴实得令人心酸,“当年在猫耳洞,是战友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塞给我;下岗时,是邻居们你十元我二十元赊账帮我渡难关。现在生活好了,怎能忘了这份情?”

永不熄灭的烽火:在坚守中延续军人精神

如今,“向阳商行”的货架上,除了琳琅满目的烟酒,还有一个“荣誉角”,那里摆放着他所获得的一些奖状。杨正斌的女儿杨洋说:“爸爸总说,猫耳洞教会他两件事:一是坚守,二是互助。现在他把这两件事,都融进了这间铺面。”

退役军人客户与荣誉奖章合影

2023年建军节,几位老战友来看望杨正斌。酒过三巡,有人打趣:“老杨,你一个伤残军人,何必把自己累成这样?”杨正斌举起酒杯,目光灼灼:“猫耳洞的硝烟散了,但军人的血不能冷。你看这街上的霓虹灯,多像当年老山上的信号弹——都在告诉咱们,这盛世,值得守护。”

窗外,华灯初上。杨正斌的铺面亮起暖黄的灯光,映照着墙上那张泛黄的军装照。照片里的青年目光如炬,与眼前之人渐渐重叠。四十载光阴流转,从血火硝烟到人间烟火,杨正斌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姿态——挺直脊梁,心怀大爱,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传奇。

撰稿人:荥经县烟草专卖局 王岑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