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 “金叶玫瑰”—桑植烟农邓彩琼的十年坚守

大山里的 “金叶玫瑰”—桑植烟农邓彩琼的十年坚守

来源:鲁网 2025-07-31 12: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湖南省桑植县莽莽群山的怀抱中,人潮溪镇双狮村的层层烟田,随风翻涌着希望的“绿浪”。十年间,一个身影几乎踏遍了这里的每一道田埂,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无私分享的智慧,将一片片“金叶”变成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钥匙。她,就是被乡亲们亲切唤作“金叶玫瑰”的烟农——邓彩琼。

翡翠山峦间的“耕耘者”

(在烤房忙碌的邓彩琼)

晨光熹微时,人潮溪镇的群山还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蜿蜒的山路两侧,沾满露珠的野草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整片山谷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层层叠叠的梯田间,绿油油的烟叶舒展着肥厚的叶片,在晨风中轻轻摆动,远远望去,就像给起伏的山坡披上了一袭流动的翡翠锦缎。

“咔嚓”一声轻响,邓彩琼踩着露水打湿的田埂走来。她头上那顶泛黄的草帽边缘还挂着几滴晶莹的露珠,深蓝色的粗布衣裳已经被晨露打湿了衣角。粗糙的手指轻轻拂过烟叶,仔细查看着叶片的纹路和色泽。阳光透过叶片,在她布满老茧的手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片长势不错,那边的得抓紧施肥了。”她自言自语道,声音很快消散在山间的晨雾里。十年来,每个清晨她都是第一个来到田间。从最初战战兢兢地侍弄几亩薄田,到现在从容管理着数十亩烟地,这片土地见证了她从一名普通农妇,一步步成长为村里烟叶种植的“领头雁”。山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也掀起了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

金叶夜校里的“传灯人”

(邓彩琼家闲置房屋大变“金叶夜校”)

暮色四合时,双狮村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邓彩琼家的偏屋透出温暖的灯光。屋内,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摊开在木桌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控旺要掐准时间,烘烤要掌握火候……”这样的种植要点。纸页边缘沾着泥土的痕迹,有些字迹被汗水晕染开来,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田间地头的辛勤。

十几年前,当邓彩琼第一次接手自家的荒田时,那种茫然无措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山风呼啸而过,吹得烟苗东倒西歪,就像她当时忐忑的心情。但倔强的性格让她咬紧牙关,只要听说烟站有培训,哪怕翻山越岭也要赶去。技术员吴辉至今记得:“那个总是坐在第一排,问题问个不停的女同志,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的。”两年间,她的笔记本换了又换,每一本都记录着从育苗到烘烤的每一个细节。

最让人动容的是,她从不吝啬分享这些来之不易的知识。去年开春,她毅然把家里闲置的偏房收拾出来,让烟叶技术员在门沿上挂起“金叶夜校”的木牌。每个月初五的夜晚,这间简陋的教室总是灯火通明。邓彩琼早早就会烧好山泉水,摆好长条板凳,连灯泡都特意换成了更亮的。技术员彭延锋说:“邓大姐每次来接我,都要走好几里山路,生怕我不来似的。”

屋内,邻近的村民挤在一起,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烟叶香。邓彩琼坐在一旁,时不时补充几句实践经验。烟农江从宜粗糙的手指笨拙地记着笔记,突然抬起头说:“邓姐,去年按你说的法子,我家烟地的收成翻了一倍!”昏黄的灯光下,他黝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山菊花。屋外,山风轻拂。

守望相助的“领头雁”

(邓彩琼带领乡亲们一起种烟)

山间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细密的网,笼罩着双狮村低矮的瓦房。邓彩琼撑着伞,踩着泥泞的小路来到邓国兵家门前。透过雨帘,她看见那个佝偻的身影正蹲在褪了色的木门槛上,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残疾的右腿,浑浊的目光投向远处烟雨朦胧的田地。

“国兵哥,咱们合伙种烟吧!”邓彩琼的声音穿透雨幕。邓国兵猛地抬头,雨水顺着他的皱纹蜿蜒而下,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他嘴唇颤抖着:“我这腿……怕是拖累你……”话音未落,邓彩琼已经蹲下身来,雨水打湿了她的裤脚,但言语间却透露出义不容辞地坚定:“你出地,我出力,挣了钱对半分!”

开春时节,邓彩琼的身影总是最早出现在邓国兵的田里。起垄时,她跟着“突突”作响的拖拉机在田间来回奔走,不时俯身检查垄沟的深度,汗水浸透了她的碎花衬衫。移栽季的烈日下,她带着雇工们一字排开,弯腰将嫩绿的烟苗一株株栽进土里,后背的衣服结出了白色的盐霜。

最难忘的是烘烤时节,邓彩琼整夜守在烤房外。跳动的火光映红了她疲惫却专注的面庞,手中的温度计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偶尔打个盹,她就会掐自己的大腿保持清醒。烤房里的烟叶香气混合着夜露的清凉,在寂静的山野间飘荡。

收获的季节终于来临。当金灿灿的烟叶堆满仓库时,邓国兵用布满老茧的手一遍遍数着崭新的钞票,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彩琼妹子……三倍啊……是三倍啊!”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在他们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层层叠叠沙沙作响的烟叶,仿佛都在诉说着这个关于坚守与希望的故事。

如今的双狮村,烟叶地如一幅巨大的织锦,铺展在群山环抱的谷地间,成倍增长的烟田面积和烟田收入,让这个曾经贫瘠的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邓彩琼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手心的老茧记录着这些年的艰辛与收获,从最初一个人的执着坚守,到现在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从“金叶夜校”里那盏彻夜不灭的灯,到如今家家户户鼓起的腰包和绽放的笑颜……她就像一株倔强的山玫瑰,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用一片片“金叶”编织出乡亲们通往幸福的金色阶梯。

罗妍婕、彭延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