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青农社区项目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正式在平顶山市郏县(国家级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试点县)落地生根。该项目以孵化乡村创业青年项目为核心,以乡村青年创新发展人才培育为重点任务,引领大学生入乡创业发展。“郏乡青年短剧社”作为青农社区项目在郏县孵化的第一个大学生入乡创业项目,联合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开展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创新打造 “短剧 + 教育”“短剧 + 非遗”“短剧 + 乡村产业”“短剧 + 乡村公益” 四个特色系列,积极构建青年乡村创业新业态,为郏县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
当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发展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大学生作为具备知识、创意和活力的群体,入乡创业潜力巨大。青农社区项目正是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选择在郏县落地,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扎根乡村、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
(郏乡青年短剧社成员合影)
“郏乡短剧社” 作为该项目的重点孵化对象,定位明确,目标清晰。其旨在借助短剧这一当下广受欢迎的传播形式,结合郏县当地的文化、产业资源与特色,打造“观众即主演”“消费者即传播者”的大众体验式短剧体验创业项目,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乡村创业浪潮的同时,让更多观众都能参与到短剧创作中去,增强人民参与感,丰富人民日常文化生活。
(短剧拍摄现场照片)
在具体实施中,“郏乡短剧社” 精心规划了四个系列项目。“短剧 + 教育” 系列,将充分结合郏县基础教育实际情况,组织大学生创作以基础教育课本内容、传统语言故事等为主题的短剧。这些短剧不仅能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传播,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为学校提供新颖的教学辅助素材,助力全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同时为大学生创业积累经验和资源。
(“我身边的英雄”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
7月中旬,“郏乡短剧社”启动“我身边的英雄”主题征文活动,一周内收到投稿一百余篇,并评选出优秀作文20篇,并选用10篇作为脚本创作素材进行短视频拍摄。完成3条优秀作文的创意改编并进行视频拍摄予以发布,其中一条刻画描写“退伍老兵爷爷”参军事迹的视频在发布当日观看量破15万,点赞互动总量破1万。在本次活动的中,参与拍摄的家长与孩子们纷纷向“郏乡青年短剧社”团队表示感谢。征文活动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马素钦说:“这次活动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也让孩子更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也希望后续短剧社持续聚焦基础教育发展,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一谈,共同为祖国的花朵能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郏县非遗大铜器舞、金镶玉、铸铁锅)
“短剧 + 非遗” 系列则聚焦郏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国家级非遗金镶玉、省级非遗铸铁锅、大铜器等。“郏乡青年短剧社”和当地有关部门、非遗传承人共同深挖非遗背后的故事,用短剧的形式生动展现非遗的技艺、传承和文化内涵。这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郏县非遗,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并通过非遗相关的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体验活动等,为创业项目带来收益。
(郏县乡村示范产业集合)
“短剧 + 乡村产业” 系列紧密围绕郏县的特色乡村产业,如种植、养殖、手工艺等。将田间地头变成拍摄基地,为乡村传统产业插上流量的翅膀。七月中旬,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吕静一行专程到郏县慰问郏乡青年短剧社的创业大学生,同时联合落地成立“青年乡村数字助农工作站”,这标志着,在短剧社的成功示范引领下,将有更多青年大学生加入到互联网助农的队伍中来。通过年轻化视角创作乡村产业发展历程、产品特色、品牌故事为主题的短剧,提升当地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产品销售。大学生们以公益形式参与到郏县乡村产业的推广、电商运营等环节,为乡村产业赋能实现创业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双赢。
(短剧社联合村民公益写真活动)
“短剧 + 乡村公益” 系列则关注乡村的公益事业,围绕助老、助残、助学、环保等公益主题创作短剧,传递正能量,唤起社会对乡村公益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开展“和美乡村公益写真”活动,三天内为全乡三百余家庭进行公益写真拍摄。在镜头下,让青年大学生看见了不一样的乡村,促进了青年创客与村民的融合,为更后续乡村创业工作打下人民基础。通过组织公益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也为创业项目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青农社区创始人、短剧社创业导师卢蕴彬表示,“我们将与地方联动,孵化更多像’郏乡短剧社’这样的青年乡创项目,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创业指导、资金扶持、资源对接等,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帮助青年在乡村产生对乡村文化和产业的认同感,在创业学习中增强对乡村的使命感,在工作实践中产生在乡村的归属感,在坚持创业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实现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郏县文旅局、广阔天地乡人民政府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也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此项目能吸引更多大学生留在郏县、建设郏县。
参与项目的大学生们也对未来充满期待。平顶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李晗冰说:“我作为一个郏县人,一直想毕业之后回到郏县发展,但是没有好的思路,‘郏乡短剧社’给了我和同学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深度了解自己的家乡,在这个的基础上,能够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青农社区项目在郏县的落地以及 “郏乡短剧社” 的孵化,无疑为大学生入乡创业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项目将有效带动更多大学生扎根郏县乡村,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青年乡村创业新业态,为郏县的乡村振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卢蕴彬,李晗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