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全球专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国际合作

俄罗斯与全球专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国际合作

来源:鲁网 2025-07-30 12: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近日在上海圆满举行。作为大会的重要板块之一,“人工智能之旅”专场及国际前瞻论坛“AI视野”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中俄两国及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技术前沿、行业趋势与应用实践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探讨。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平台之一,WAIC正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同与跨国科研对话的重要桥梁。

“人工智能之旅”专场由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高级副总裁、技术发展负责人安德烈·别列夫采夫(Andrey Belevtsev)开场,并发表题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企业规模化增长》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本次论坛聚焦科研合作与技术交流,我们邀请了俄罗斯与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领先科学家,围绕关键技术路径和最佳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加强中俄在基础研究与技术落地层面的联动协作,将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可信、开放且具备伦理规范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Sberbank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发展部总监马克西姆·叶列缅科(Maxim Yeremenko)进一步介绍了Sberbank在AI战略布局上的创新路径。他指出,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Sberbank近年来通过系统性科研投入,孵化出GigaChat、Kandinsky等代表性AI产品,目前正聚焦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转化进程。

俄罗斯科学院物理与数学博士、AIRI研究所所长伊万·奥塞列茨(Ivan Oseledets)重点展示了团队近期在多项面向现实场景的AI系统研发中的进展,包括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复杂图像重建、机器人智能协同等方向,体现了生成式AI在跨行业场景中的落地潜力。高等经济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字科学研究所所长阿列克谢·瑙莫夫(Alexey Naumov)则介绍了在生成建模中至关重要的薛定谔势估计研究成果,该方法有助于优化从数据分布A到数据分布B的迁移路径,从而显著提升AI生成结果的真实性与稳定性。

来自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家也就相关议题进行了前沿分享。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普惠金融开放创新平台负责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徐亮博士介绍了生成式AI在金融科技场景中的典型应用趋势。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思必驰(AISpeech)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俞凯聚焦对话式AI(DIA)和大型语言模型(LLM)的产业落地实践。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学系主任,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教授则围绕传统医学知识图谱构建与AI辅助肿瘤诊疗进行了案例展示,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融合创新。

在闭幕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常乐围绕“高价值数据集的算法驱动机制”以及“面向未来城市的AI场景构建”进行深度探讨,强调人工智能在未来城市治理、资源优化配置等方向的核心支撑作用。

作为大会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科学前瞻论坛“AI视野”由AI联盟网络发起主办,中俄多家科研机构、高校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共同参与。论坛聚焦探讨未来技术趋势、前沿科研方向及国际合作机制,旨在搭建中俄及全球AI生态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关键技术开放合作与协同研发。

此外,“人工智能之旅 × AI联盟网络”展区集中呈现了俄罗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涵盖面向旅游服务场景的智能交互系统、AI音乐生成引擎,以及多项行业应用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